

66篇文章
8169人浏览
泽泻性甘、淡、寒,归肾,膀胱经,是利水渗湿药,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的功效。
1、利水渗湿:本品淡渗,其利水渗湿作用较强,可用治疗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等。治疗水湿停蓄之小便不利,水肿,常与茯苓、猪苓、桂枝等配用。
2、泄热:本品性寒,能清除膀胱之热,又能泄肾经之虚火,故下焦湿热者适合,可用于治疗热淋涩痛。用治湿热蕴结之热淋涩痛,常与木通,车前子等药同用。
3、化浊降脂:本品利水渗湿,可化浊降脂,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可与决明子,荷叶等药同用。
适宜人群:水湿停聚者、下焦湿热者、高脂血症患者
禁忌人群:肾虚精滑者、无湿热者
不宜同食名称:海蛤、文蛤
不宜同食原因解释:泽泻与海蛤、文蛤存在配伍禁忌,同食可能会减低药物疗效。
食用方法的名称1:临床药用
具体食用方法内容1:根据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后,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与其它药物配伍使用。
食用方法的名称2:泡水
具体食用方法内容2:取适量泽泻于杯中,用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反复冲饮至味淡。
海藻,味苦、咸,性寒,有消痰软坚、利水消肿的功效。
1、消痰软坚:此药可以用来治疗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等疾病,现代研究发现,海藻能够有效的抑制甲状腺功能亢进,提高机体的代谢能力,然后有效的缓解症状。
2、利水消肿:海藻能够利水消肿,但是作用力比较薄弱,对于痰饮、水肿等疾病,可以配伍利水渗湿药一同使用。
适宜人群:瘿瘤患者、瘰疬患者、睾丸肿痛患者、痰饮水肿患者
禁忌人群:孕妇、哺乳期女性、脾胃虚寒蕴湿者
不宜同食名称:甘草、辣椒、八角
不宜同食原因解释:1、甘草和海藻药性相克,不宜同食。2、海藻不能和辣椒、八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一起吃,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吸收和利用,降低药物的功效。
食用方法的名称1:临床药用
具体食用方法内容1:中医临床药用,在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下,根据不同患者情况,配伍其它药物使用。
鱼腥草和茯苓可以一起泡水喝,两种药物之间通常没有药物配伍禁忌,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具体可遵医嘱规范服用。
鱼腥草和茯苓都是临床常见的中药。鱼腥草属于清热解毒药,性微寒,味辛,归肺、膀胱二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及消痈排脓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痰热咳喘、肺痈吐脓、热淋等,不良反应尚不明确,但是阴性疮疡、虚寒证者忌服。
茯苓属于利水渗湿药,性平,味甘、淡,归肺、心、脾及肾经,具有健脾、利水渗湿、宁心安神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脾虚水肿、泄泻、咳嗽痰多、心悸失眠等,不良反应尚不明确,但是注意气虚下陷、虚寒精滑者慎服。
所以鱼腥草和茯苓之间通常没有药物配伍禁忌,一起泡水饮用一般不会引起身体不适。但建议患者在中医辨证指导下规范服用,不可盲目自行用药。
能引起血压升高的中药主要是补虚类的中药,单独的长期过量食用一味中药,其副作用有可能引起血压的升高,如人参、甘草、黄芪等。
1、人参:其含有人参总皂苷,可通过垂体-肾上腺系统影响血压,刺激垂体或垂体以上部位来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从而使得血压升高,人参一次性不能使用太多,且不能长期服用超过1个月。
2、甘草:单独食用过量的甘草,容易出现急性中毒的症状,如血压增高、低血钾,还有血容量增多所致的头痛、眩晕、心悸、心源性喘息和血钾降低所致的心悸、体倦怠、重度腹胀等,避免避免较大量较长时间服甘草。若必须较大量久服甘草,可配适量泽泻、茯苓等利水渗湿药同用,并宜低盐饮食,以预防或减轻滞钠排钾、浮肿等的副作用。
3、黄芪:黄芪皂苷是黄芪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成分,可通过强心作用而升高血压,故建议黄芪适量使用,且应间断服用。
薏苡仁和薏米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它们都属于中药利水渗湿药的范畴,性微寒,味甘、淡,入脾经、肺经、肾经。薏苡仁的主要功效包括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其他作用等。
1、利水渗湿:薏苡仁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的功效,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2、健脾止泻:薏苡仁能够健脾止泻,对于脾虚泄泻等症状有治疗作用。
3、祛湿除痹:薏苡仁能够祛湿除痹,对于湿痹拘挛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4、清热排脓:薏苡仁能够清热排脓,是治疗内痈的常用药物,对于肺痈、肠痈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5、其他作用:薏苡仁还具有降血糖、解热镇痛、镇静、防癌抗癌等多种作用。其所含的硒元素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繁殖,可用于霄癌、子宫颈癌的辅助治疗。此外,薏苡仁还能够美白肌肤,改善肤色。
总之,薏苡仁和薏米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叫法,它们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在食用时需要注意适量和搭配其他食材或药物使用。同时,也需要注意薏苡仁的禁忌人群和注意事项以避免产生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