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虚脱

743篇文章

93644人浏览

1 高烧吃了布洛芬多久有效

高烧在临床上称为高热。布洛芬是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能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起到退热作用,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减少使机体加快散热速度,加速排汗,起到降温的作用。高热患者服用布洛芬后通常0.5~1小时起效,药效可持续6~8小时。

高热患者服用布洛芬的同时,建议多饮水,并物理降温。多饮温水可以帮助身体补充水分,防止虚脱,多饮水还可以促进尿液产生,排尿时可以带走身体里的一部分热量,有助于退热。患者可以采取擦浴的方式物理降温,用温水反复擦拭额头、颈部两侧、腋下、大腿根部等血管多的部位,水分蒸发带走身体的热量,有助于退热。

需要注意的是,布洛芬为处方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切勿盲目频繁或大量使用。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有活动性溃疡的患者不能使用布洛芬,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热治疗。

2 成人发烧2天了一直不退

发烧是俗语,临床上称为发热。成人发热2天了一直不退,常见于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引起,建议多摄入水分,同时采取物理降温、合理用药的方式缓解症状。具体如下:

一、发热的病因:

1、感染因素:大部分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外源性致热源作用于人体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失衡,从而引起发热。

2、非感染因素:如白血病、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热、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亢进、痛风、骨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二、发热后的护理措施:

1、多摄入水分:发热时建议多摄入水分,可以选择多饮用温水、果汁、粥、蔬菜汤等,可以补充体内失去的水分,能有效防止患者虚脱,还可以促进排汗、排尿,通过代谢帮助人体散热。

2、物理降温:患者可适当减少衣物,调节室内温度至26℃左右,可以选择洗温水澡、温水擦浴、温水湿敷等方式,通过水分蒸发帮助身体散热,起到退热的作用。体温过高或是温度上升过快,还可以用毛巾包裹冰块,冰敷颈部两侧、腋下、大腿根部等位置,通过血液循环将深部的热能运送到体表散发,使身体快速降温。

3、合理用药:当体温超过38.5℃,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进行检查血常规、尿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是否为感染引起的发热。若为细菌感染,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左氧氟沙星片、罗红霉素片、头孢克肟片等药物治疗。若为真菌感染,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氟胞嘧啶片、氟康唑片、伊曲康唑分散片等药物治疗。病毒感染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磷酸奥司他韦胶囊、阿昔洛韦胶囊、更昔洛韦胶囊等药物治疗。

3 高烧能不能吹空调

高烧临床上是指高热。一般不建议高热患者吹空调,容易加重病情,出现体温持续上升甚至休克等情况,对身体影响较为严重。

高热是指患者腋下体温在39℃以上,可能与暑热症、颅内损伤或者急性感染等多种原因有关。出现高热症状后,通常不建议高热患者吹空调,这是由于空调可制造冷风,高热患者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容易促使体温出现持续升高,严重时可引起休克以及剧烈头痛等症状,可能会危及生命,对身体影响是比较严重的,因此出现高热症状后,患者尽量避免吹空调。高热患者应注意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添衣物。出现体温持续不降、精神萎靡以及呼吸无力等症状后,应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治疗期间还应注意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还可使用冰敷的物理方法降温,但应注意不能使体温下降太快,防止出现虚脱。

4 屁股温度多少算发烧

屁股温度在临床上称为直肠温度。发烧在临床上称为发热。直肠温度的正常范围是36.5~37.7℃,高于37.7℃属于发热。

采取肛测法测量直肠温度和腋下温度、口腔温度相比,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更接近于人体内部温度,可以更准确地反应体温。因测量方式特殊,临床上通常应用于昏迷的成年人或无法配合检查的婴幼儿。

直肠温度37.8~38.9℃为低热,39~40℃为中度发热,高于40度属于高热。低热患者建议多饮水,可以补充水分防止虚脱,产生的汗液和尿液可以带走体内热量,同时采取物理降温,可选择洗温水澡、擦浴等方式,水分蒸发可带走体内热量,帮助降温。中度发热的患者除了饮水和物理降温外,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物治疗。高热患者建议服用退热药物后及时就医,避免治疗不及时损伤身体各脏器功能,婴幼儿还可能诱发高热惊厥。

5 37点七怎么快速退烧

退烧在临床上称为退热。37.3~38℃属于低热。体温37.7℃可以选择减少衣物、补充水分、擦浴、冰敷等方式退热。具体如下:

1、减少衣物:发热时可适当减少衣物,过厚的衣物或被子可能影响身体散热,对退热不利,建议减少衣物,盖薄薄的被子。

2、补充水分:低热时多饮温水、米汤、果汁等,可以有效防止虚脱,促进患者新陈代谢,汗液和尿液均可以带走身体一部分热量,有助于退热。

3、擦浴:温水擦拭额头、腋下、四肢等部位,皮肤表面水分蒸发可以带走一部分热量,起到散热的目的,额头也可选择湿敷的方式,有助于退热。

4、冰敷:如果体温上升较快,可选择毛巾包冰块、冰袋等,冰敷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降低动脉内血液温度,血液外周组织温度也会下降,可以较快退热。

建议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如果体温上升至38.5℃,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治疗。如出现反复发热,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