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篇文章
32078人浏览
紫花丁草即紫花地丁。紫花丁草性寒,味苦、辛,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
1、清热解毒:紫花丁草苦泄辛散,寒能清热,入心肝血分,可以治疗血热壅滞、痈肿疮毒、乳痈、肠痈,常与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等药物配伍。紫花丁草鲜品捣汁内服或配伍雄黄外敷,可以解蛇毒,治疗毒蛇咬伤。
2、凉血消肿:紫花丁草性寒,味苦、辛,可以治疗红肿热痛、肝热目赤肿痛、外感热病等病症,常用鲜品捣汁外敷。
适宜人群:血热壅滞者、毒蛇咬伤者、外感热病者
禁忌人群:体质虚寒者
不宜同食名称:辣椒
不宜同食原因解释:紫花地丁与辣椒同服,可能会降低药效。
食用方法的名称1:临床药用
具体食用方法内容1:在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之后,根据不同患者情况,配伍其它药物使用。
既能利水健脾又能治疗肺痈常用的药物是薏苡仁。
薏苡仁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味甘、淡,性凉,归属于脾、胃、肺经,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薏苡仁具有解热、镇静、镇痛、抑癌、降血糖作用,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等病症,具有药食两用的特点。
薏苡仁淡渗甘补,既能利水除湿,又能健脾止泻,特别擅长治疗脾虚湿盛之泄泻,常与人参、茯苓、白术等合用,如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薏苡仁有清肺肠之热、排脓消痈的作用,故可治疗肺痈胸痛,咳吐浓痰,常与苇茎、冬瓜仁、桃仁等同用,如苇茎汤(《千金方》)。
薏苡仁是临床常用药物,也是人们日常煲粥的常见食疗食材,对身体有诸多好处,但需注意的是,本品性质滑利,孕妇应当慎用。
通常情况下金银花、蒲公英、玫瑰、枸杞、菊花能够一起泡水喝,但因这些都属于中药材,使用中药应因病论治用药,需要在专业的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建议自己在家随意长期大量使用。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在临床上常应用于治疗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利尿通淋、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
玫瑰也就是中药材中的玫瑰花,具有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等症;
枸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
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等。
发烧是俗语,在临床一般指的是发热。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可适量饮用蒲公英水,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但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饮用蒲公英水反而有可能会加重症状。因此并不是所有发热患者都适合喝蒲公英水。
蒲公英是一位比较常用的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对于风热感冒所引起的发热有一定的退热效果;另外对于肺痈、肠痈、乳痈等引起的发热,饮用蒲公英水也有一定的退热效果。
蒲公英性质比较寒凉,因此对于风寒感冒所引起的发热则不太适合;风寒感冒发热患者在发热期间如果饮用蒲公英水,可能会导致风寒症状的加重。另外,对于一些脾胃虚寒的人在发热期间饮用蒲公英水,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发热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单纯饮用蒲公英水一般不能起到比较好的改善作用,特别是对于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建议适当的使用一些退热药物来缓解发热,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胶囊等;对于症状更为严重的患者,则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后,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薏苡仁和薏米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它们都属于中药利水渗湿药的范畴,性微寒,味甘、淡,入脾经、肺经、肾经。薏苡仁的主要功效包括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其他作用等。
1、利水渗湿:薏苡仁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的功效,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2、健脾止泻:薏苡仁能够健脾止泻,对于脾虚泄泻等症状有治疗作用。
3、祛湿除痹:薏苡仁能够祛湿除痹,对于湿痹拘挛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4、清热排脓:薏苡仁能够清热排脓,是治疗内痈的常用药物,对于肺痈、肠痈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5、其他作用:薏苡仁还具有降血糖、解热镇痛、镇静、防癌抗癌等多种作用。其所含的硒元素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繁殖,可用于霄癌、子宫颈癌的辅助治疗。此外,薏苡仁还能够美白肌肤,改善肤色。
总之,薏苡仁和薏米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叫法,它们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在食用时需要注意适量和搭配其他食材或药物使用。同时,也需要注意薏苡仁的禁忌人群和注意事项以避免产生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