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篇文章
5844人浏览
后背钻心的痛,可能是腰背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等原因导致的。不同的原因,治疗方法不同。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腰背肌筋膜炎:由于长时间久坐、外伤等,可引起腰背部筋膜及肌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尤其是在阴雨天、长时间弯腰或抬起重物后所出现的症状更为严重。建议平时多注意休息,多注意保暖,对局部热敷改善症状,但对于疼痛症状明显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治疗。
2、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变,同时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可对周围的神经组织造成刺激,导致背部酸痛、四肢无力、沉重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美洛昔康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治疗。
3、颈椎病: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等,有可能会导致椎间盘退行性病理改变,出现颈背僵硬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建议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依托考昔片、美洛昔康片等药物治疗。
4、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该疾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引起的血流量减少,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使患者出现心前区闷痛、气短乏力、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心前区不适、左侧后背部疼痛等症状。建议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合理搭配,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药物治疗。
除了上述原因外,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也可导致该症状出现。如果症状持续,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后针对性治疗。
胸骨后背痛,需要考虑肌肉劳损、冠心病、主动脉夹层等疾病,部分疾病容易危及生命,建议患者及时至正规医院就医,完善胸部CT、心电图、冠脉造影等相关检查,及早明确病因,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
1、肌肉劳损:低头伏案工作时间过长导致肌肉劳损,可能会出现胸骨后背痛,一般以肌肉酸痛为主,疼痛程度轻,范围比较大,活动或休息后会缓解。
2、冠心病:冠心病导致心脏自身血供不足,从而引起胸骨后背痛,一般疼痛比较剧烈,多由于情绪激动、运动、饱食、受凉所引发,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心电图、冠脉造影等相关检查,及早进行干预。
3、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也可能表现为胸骨后背痛,疼痛剧烈,患者常患有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病情危急,需要及时手术干预,建议患者尽快完善增强胸腹部CT,及早明确诊断,进行手术治疗。
腹痛是肠胃有问题是很多人潜意识里的认识,但是专家提醒大家,心脏病带来的不适,有时不局限在心脏部位。以下五种心脏问题就常会引发腹痛,千万别忽视了。
1.急性心肌梗死。有的心肌梗死,尤其是下壁梗死早期症状为突然出现的上腹部剧痛,伴有恶心、呕吐、腹胀,易被认为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胆囊炎等。有冠心病和心绞痛等病史的患者应该警惕。
2.心绞痛。冠状动脉狭窄或血管痉挛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而心肌耗氧量增加又会引发急剧缺血、缺氧,使得乳酸等代谢产物积聚过多,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引起胸交感神经带和相应的脊髓段产生痛觉,并伴随上腹部疼痛。
3.主动脉夹层。此类患者常常突发心前区、胸背部、腰背部或者腹部剧烈疼痛,呈刀割或撕裂样疼痛,从胸骨后或胸背部沿主动脉向远端放射。若是夹层波及主动脉远端,可有腹痛、呕吐、呕血、便血等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急性胃穿孔。这类患者若能及时做彩超、大动脉CT造影就能确诊。
4.动脉血管栓塞。风湿性心脏病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可出现动脉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脱落,导致肠、脾脏或肾部位的动脉血管栓塞,出现剧烈腹痛,严重者会出现小肠坏死等。
5.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尤其是全心衰时,由于心排血量减少,周围组织器官淤血,如肝胆、胃肠道淤血水肿,常可出现腹痛,多为钝痛,偶然呈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