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胃肠型感冒

270篇文章

31963人浏览

1 感冒发烧可以吃香蕉吗?

发烧是俗语,临床上称为发热。普通感冒发热是可以吃香蕉的,如果是胃肠型感冒发热,则不建议吃香蕉。具体分析如下:

1、普通感冒:香蕉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钾、镁等营养成分,经常吃香蕉可以增强免疫力,普通感冒患者吃香蕉,有益于感冒恢复。但需要注意进食量,感冒发热患者消化功能下降,进食过量可能引起消化道负担,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2、胃肠型感冒: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型感冒的常见症状是腹泻、恶心、发热等,胃肠型感冒是不建议吃香蕉的,香蕉是寒性食物,并且含丰富的膳食纤维,会增加肠胃蠕动,可能加重胃肠型感冒腹泻的症状,不利于感冒恢复。

建议患者多饮水,密切关注体温,体温低于38.5℃可选择湿敷等方式物理降温,体温高于38.5℃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降温。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病毒感染通常有自限性,一般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胃肠型感冒伴随腹泻的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

2 艾灸后拉很多屎是怎么回事

屎指是大便,艾灸后拉很多大便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饮食刺激、腹部着凉、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等因素所导致。建议到医院了解原因以后采取合理方式治疗。

1、正常现象:艾灸属于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一种中医疗法,通过艾灸能够起到疏通经络和活血化瘀作用,也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可以加快体内毒素排出体外使排便次数逐渐增多,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可以适当多喝温开水,能够维持体内健康。

2、饮食刺激:如果在艾灸之后吃富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比如大白菜和黄瓜等,胃肠道蠕动会明显加快,从而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建议做好饮食调理,可以适当吃温热性食物,比如小米粥和蔬菜粥等。

3、腹部着凉:在艾灸之后,如果没有做好保暖工作,就会导致寒气进入到腹部对胃肠道产生刺激,排便次数会增多,一般可以通过使用热水袋对腹部热敷,需要10分钟到15分钟以上。

4、消化不良:跟暴饮暴食有密切关系,食物不能够及时消化和吸收,导致胃肠道负担加重,在艾灸之后胃肠道蠕动会加快,引起排便次数增多,需要做好饮食调理,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比如小米粥和山药粥等,也可以顺时针对胃肠道部位按摩,每次需要10分钟以上。

5、急性胃肠炎:可能是受到感染因素所导致。会引起患者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一般需要注意休息,适当喝温开水,避免电解质紊乱,必要时候建议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罗红霉素胶囊、蒙脱石散等药物来改善,具有止血和消炎效果。

除此之外,也可能是胃肠型感冒等原因所导致。在此期间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自身情况,尽量不要吃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和大蒜等,否则会加重不良反应。

3 喝中药后发烧呕吐怎么回事

发烧在临床称为发热。喝中药后一般不会引起发热、呕吐的症状出现。一般情况下,中药方剂不是引起发热、呕吐的直接原因。发热、呕吐通常与消化不良、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疾病有关。

1、消化不良:一次性进食过多,或者饮食搭配不适宜,就可能会导致食物在肠胃造成堆积,引起发热,出现呕吐、腹胀、嗳气等症状,可遵医嘱选用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胃肠型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炎症刺激胃黏膜可能导致呕吐,伴有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可遵医嘱选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3、急性肠胃炎:若进食了被病原体感污染的食物,就可能会引起呕吐、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建议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4、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可能会导致患者右下腹疼痛、发热等症状,一定程度上还可引起内脏神经反射,从而引起呕吐等症状,建议患者立即就医,必要时建议行手术治疗。

5、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一般与细菌感染有关,其鉴别要点为服用药物前后均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可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盐酸环丙沙星片等。

除以上情况外,胆结石在疼痛发作时也容易出现发热、呕吐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诊,在医生明确病因后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4 检测没有怀孕但是头晕想吐

检测没有怀孕但是头晕想吐可能是颈椎疾病、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等原因所致,建议就医,根据其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1、颈椎疾病:比如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可引起头晕、想吐,可给予针灸、理疗、牵引等方式缓解症状。

2、胃肠型感冒:受到病毒感染引起胃肠型感冒,可导致头晕、想吐、腹泻等症状,可给予抗病毒的药物,比如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治疗,腹泻者结合蒙脱石散止泻,高烧者可给予布洛芬等退烧,可逐渐缓解症状。

3、急性胃肠炎:进食不卫生的食物或者发生变质的食物,引发急性胃肠炎可引起呕吐,腹泻,发烧,头晕等症状,若为细菌感染,可给予诺氟沙星、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抗感染治疗,结合蒙脱石散收敛止泻,联合双歧杆菌,口服补液盐或者静脉输液补充液体。

5 清开灵和小柴胡的区别

清开灵和小柴胡,既有注射液也有口服颗粒剂,这两种药物都是中成药,以常用的颗粒剂为例,其区别可以从药物的组成成分、功效及适应症、治疗的疾病不同等方面分析。

1、药物组成:清开灵颗粒是根据古方安宫牛黄丸演变而来,组成包括水牛角、珍珠母、黄芩、金银花、桅子、板蓝根等。小柴胡颗粒的药物组成包括柴胡、黄芩、党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等7味药。

2、功效及适应症:清开灵颗粒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作用,适用于温热病引起的高热、烦躁不安等症。小柴胡颗粒具有解表散热、舒肝和胃的作用,适用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主症。

3、治疗疾病:清开灵颗粒临床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带状疱疹、咽炎、扁桃体炎等。小柴胡颗粒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久咳不愈、消化不良、厌食等疾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