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脱肛

656篇文章

81679人浏览

1 多大年龄孩子适合把尿

把尿能够教导或诱导孩子排尿,但是在孩子一岁之前,尽量不要给孩子把尿,一般一岁以后的孩子适合把尿。

一岁之前的孩子,尿道括约肌发育不是很完善,神经发育也不健全,不能够自主排尿,此时把尿其实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无法训练宝宝自主排尿,而且若长时间给孩子把尿,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脱肛、肛裂等症状,因此在孩子一岁之前可以使用纸尿裤或尿布,并且要勤更换,否则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尿布疹、尿道炎等。在孩子一岁以后,尿道括约肌逐渐发育完善,神经也逐渐发育健全,可以给孩子把尿进行排尿训练,在给孩子把尿的时候也可以有一些诱导讯号,例如水声或嘘嘘声。

家长平时可以观察孩子的排尿反应,一般在孩子排尿时会出现腿部扭动、哼哼唧唧等症状,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及时给孩子把尿。

2 黄芪的功效作用与主治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补气药,其主要功效包括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等。黄芪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等病症,同时也适用于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有气虚表现的疾病。

1、补气升阳:黄芪善于补益脾气,升举中阳,尤其适用于脾虚中气下陷所致的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状。同时,黄芪还能补气生血、摄血、温中、除热,适用于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等多种病症。

2、固表止汗:黄芪能够补脾肺,温分肉,固表止汗,对脾肺气虚、自汗、盗汗等症状有显著疗效。通过增强卫气功能,黄芪能够巩固体表,防止汗液无故流失。

3、利水消肿:黄芪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对于气虚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有良好疗效。通过补脾益气治本,黄芪能够增强机体的水液代谢能力,从而消除水肿。

4、生津养血:黄芪能够补气生血,对于劳倦内伤、气亏血虚等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通过补气,黄芪能够促进血液的生成和循环,从而缓解血虚引起的各种症状。

5、行滞通痹:黄芪具有补气行滞的功效,对于气虚血滞、风湿痹痛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通过增强气血的运行能力,黄芪能够缓解因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综上所述,黄芪作为一种中药材,其功效作用广泛且深入。黄芪能够有效地治疗多种因气虚引起的病症。同时,黄芪的使用也需要注意适量和禁忌人群以确保安全有效。

3 百会穴就是涌泉穴吗?

百会穴不是涌泉穴,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穴位,两个穴位的位置,功能以及治疗疾病的范围都不同;但是百会穴和涌泉穴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两个穴位,百会穴与天相通,涌泉穴与地相通。

1、两者位置不同:百会穴位于人的头部,是人体最高的一个穴位,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临床上取穴一般是在在人的发际前后正中连线的中点处向前1寸的凹陷中是百会穴。涌泉穴位于足底,一般是在屈脚卷趾时脚心最凹陷中。

2、两者功能不同:百会穴的功效为熄风醒脑,升阳固脱等。涌泉穴具有滋阴护肾,平肝息风,健脑开窍,调理大小便等作用。

3、治疗疾病范围不同:百会穴主要用于治疗头晕、耳鸣,痴呆、失语或者中风等,或者治疗由于气失固摄引起的脱肛、胃下垂、肾下垂等病症。涌泉穴可以治疗头痛眼花、咽喉肿痛,舌干,神经性头痛,或者三叉神经痛等头面部疾病,或者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4 宗筋供血不足吃什么中成药

宗筋供血不足,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独活寄生丸、滋补肝肾丸、十全大补丸、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具体药物需在医生医嘱下进行,不可自行擅用药物。介绍如下:

1、独活寄生丸:当中的主要成分包括独活、桑寄生、秦艽等中草药,具有祛风湿、益肝肾、补气血等功效。适用于肝肾两虚、气血不足引起的关节不利、腰膝疼痛等病证。

2、滋补肝肾丸:药物成分包括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山药等中草药。具有滋补肝肾、养血柔筋等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晕眼花、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

3、十全大补丸:药物成分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等中草药,具有温补气血、健脾益气等功效,临床上适用于气血两虚引起的头晕、乏力、面色萎黄等症状。

4、金匮肾气丸:当中的药物成分包括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等中草药。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等功效。临床上可以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小便不利、腰膝酸软等病证。

5、补中益气丸:当中的药物成分包括黄芪、甘草、陈皮等中草药,具有升阳举陷、补中益气等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引起的脱肛、泄泻、体倦乏力等症状。

除上述常见药物外,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作用的药物,比如三七片、丹参片等。在使用药物之前有较多的注意事项,需要先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需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以免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5 补中益气丸的功效和作用

补中益气丸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升阳举陷等功效。

1.补中益气

理由:补中益气丸通过其药物组合,如黄芪、党参等,能够补益中焦,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科学研究显示,这些成分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从而增强机体的能量供应和免疫力。此外,补中益气丸还能改善因脾胃虚弱引起的身体疲乏无力等症状。

2.健脾养胃

理由:补中益气丸中的炙甘草、白术等药材具有健脾调胃的作用。炙甘草能够益气复脉,白术则能健脾燥湿,两者协同作用能够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科学研究证实,这些成分能够调节胃肠道的生理功能,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再生,从而维护胃肠道的健康。

3.升阳举陷

理由:补中益气丸的升阳举陷功效主要体现在对内脏器官的支持和调节上。例如,它可以通过提升体内阳气,改善中气下陷所致的症状,如脱肛、子宫脱垂等。科学研究认为,这可能与补中益气丸调节内脏器官平滑肌的张力有关,从而使其保持正常的生理位置和功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补中益气丸虽好,但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或误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