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和动物都可感染的疾病,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症状多样,涉及前驱期症状、皮疹、淋巴结肿大、水疱和脓疱疹、全身症状等方面。

1、前驱期症状:发热头痛、肌肉痛、乏力等,持续2—4天左右。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卧床休息、补充营养及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体温高者可采用物理降温,超过38.5℃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退热。

2、皮疹:面部出现明显的皮疹,随时间蔓延至四肢,数量不等,伴有疼痛,后续发展为丘疹、疱疹、脓疱等。对于皮疹,除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外,无特效药物,主要依赖于猴痘病程的自然发展。如出现皮肤细菌感染,可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3、淋巴结肿大:常出现淋巴结肿大的症状。淋巴结肿大通常是猴痘病毒在体内活动的一个标志,无需特别针对其进行治疗,会随着病情的改善而消退。

4、水疱和脓疱疹:病情发展至后期,皮疹发展的脓疱会逐渐干瘪,形成水疱和脓疱疹。水疱和脓疱疹的处理主要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继发感染。如有需要,可局部使用抗生素药膏。

5、全身症状:在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的治疗主要是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支持治疗,如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等。

此外,还可能常存在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于心理症状,需要加强心理支持和疏导工作,必要时可请心理医师给予相应药物辅助治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