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手术后伤口处鼓包,可能与软组织液渗出、排异反应、增生性瘢痕感染、切口疝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并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治疗,避免造成不良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软组织液渗出:在手术时会对软组织造成损伤,有软组织液渗出,可导致伤口处肿胀。通常出现于手术后初期,属于正常表现,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可自主缓解。

2、排异反应:在手术时需要使用可吸收线缝合,手术部位存在线头,产生排异反应,可导致伤口鼓包,触摸时比较柔软,伴有轻度疼痛。通常能够自主消失,不需要进行治疗。

3、增生性瘢痕:在伤口恢复的过程当中,组织过度修复,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引起增生性疤痕,可导致伤口处存在凸起。确诊后遵医嘱应用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硅酮霜、氟尿嘧啶软膏等药物治疗,严重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如瘢痕挛缩松解术。

4、感染:在伤口恢复期间护理不当,引起细菌感染,可导致伤口处肿胀,伴有发红、流脓、疼痛等症状。确诊后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分散片等。

5、切口疝:在手术后由于肌腱受到破坏,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引起切口疝,可导致手术后伤口处鼓包,伴有隐痛、按压痛等症状。确诊后通常是进行手术治疗,如单纯缝合修复术。

除以上因素外,还可能与血管损伤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诊治。在治疗期间要做好伤口保护,保持清洁,不要受到挤压以及过度刺激,定期就医复查,了解恢复情况。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