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一下就扭了,可能和肢体不协调、腰部外伤、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肢体不协调:患者的协调能力不够强,在运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频繁扭腰的情况,还会对身体的其他部位造成损伤,比如脚踝扭伤等。对于此类情况,一般不需要做特殊治疗,患者可以多进行运动,增强协调能力。
2、腰部外伤:如果患者的腰部之前存在有外伤,没有完全恢复,活动的时候可能会对受伤部位造成再次损伤,出现扭到腰的情况,在活动时会有明显的腰部疼痛。患者在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多注意休息,如果扭伤严重需要卧床休息。
3、骨质疏松:属于比较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是由于骨量丢失与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患者在活动时可能会经常导致腰扭伤,在活动之后会出现腰部麻木、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出现骨质疏松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乳酸钙片、醋酸钙颗粒等药物治疗。
4、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数和外力损伤、髓核退行性改变等原因有关,由于椎间盘功能下降,会影响正常活动功能,如果疾病较为严重,可能还会对神经根造成刺激或压迫。引起患者出现腰疼,在活动腰部之后会经常扭伤,并伴随双下肢麻木、酸胀等不适症状。如果引起剧烈疼痛,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美洛昔康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治疗。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患者还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
5、腰椎管狭窄:多数是由于先天椎管发育不全、外伤、退行性改变等因素引起。疾病早期一般不会有明显不适症状,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会经常出现下腰疼痛、坐骨神经痛等。适当活动之后会伴随下肢酸胀、麻木。出现这种疾病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谷维素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营养神经的作用。
患者如果扭到腰,需要进行腰部制动,保持休息。如果症状持续没有缓解,还需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