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指的是退热。退热后耳朵疼。通常是由于耳咽管功能障碍、周围神经痛、普通感冒、外耳道炎、甲流等因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针对性的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措施。具体如下:
1、耳咽管功能障碍:当人体发热时,咽部黏膜可能肿胀,影响耳咽管的正常开放和调节,导致中耳内气压变化,引起耳痛。患者要注意休息,每天至少2次,每次30分钟左右,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耳咽管功能的恢复。
2、周围神经痛:发热后,身体的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可能导致周围神经受损,当耳朵周围的神经末梢受到炎症的刺激时,可能会引起疼痛。在疼痛的部位进行热敷或冷敷,热敷可以使用温热的湿毛巾或热水袋进行,每次敷15-20分钟,每天敷多次。冷敷则可以使用冰袋或冰块进行,每次敷10-15分钟,每隔2-3小时敷一次。
3、普通感冒:体温下降后,因为发热时所产生的一些代谢物质在人体内停留刺激耳部神经,可能导致耳朵疼痛。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连花清瘟颗粒、银翘解毒片、板蓝根颗粒等。
4、外耳道炎:由于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导致外耳道皮肤黏膜受损,对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刺激可引起发热症状,退热后会因为外耳组织受损出现疼痛感。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含有抗生素成分的药物,如氧氟沙星滴耳液、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诺氟沙星软膏等。
5、甲流:甲流是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肌肉酸痛、乏力等。甲流可能会引发咽鼓管发炎,导致耳朵疼痛。可遵医嘱口服奥司他韦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由于外耳道疖肿导致的该情况。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要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干燥,避免用棉签或手指去挖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