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即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可以通过皮肤及黏膜接触传染、消化道传染、呼吸道传染,感染人体之后可表现为亚临床感染、急性和亚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灶性感染、复发。

1、亚临床感染:感染布鲁菌之后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抽血检查抗布鲁菌抗体为阳性,多见于屠宰工人、畜牧者、兽医等。

2、急性和亚急性感染:感染布鲁菌症状持续时间在1年内,感染之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睾丸肿痛,发热表现为不规则热,伴随有食欲减退,在骨髓培养能够找到布鲁菌。

3、慢性感染:慢性感染症状持续时间大于1年,大多由急性感染发展而来,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及骨骼-肌肉系统损伤。

4、局灶性感染:布鲁菌感染可局限于骨骼、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不同部位感染之后出现相应症状。

5、复发:布鲁菌病经过治疗后约10%感染者会出现复发,再次出现发热、多汗、乏力等相应症状。

在确诊布鲁菌病后,需要进行抗菌治疗,多选用多西环素、利福平、链霉素、莫西沙星等药物治疗,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