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损伤可能与过度劳累、细菌感染、外伤、骨结核、骨原发肿瘤等有关,引起骨髓损伤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1、过度劳累:长期进行重体力劳动,过度负重,没有合理休息,可导致骨髓损伤。确定以后可遵医嘱应用舒筋活血片、跌打丸、活血止痛胶囊等药物治疗,并配合进行理疗,如红外线照射、微波理疗等。
2、细菌感染:比如细菌感染,感染严重时可引起骨髓炎,使骨髓损伤。确诊后可遵医嘱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可起到抗菌杀菌的作用,促进恢复。
3、外伤:遭受了严重外伤,可能会导致骨质和骨髓受损,存在轻度骨折,应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存在严重骨折时需进行手术复位内固定。在术后恢复期可遵医嘱应用舒筋活血片、活血止痛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治疗。
4、骨结核:通常继发于肺结核,感染持续加重,可导致骨髓损伤。确诊后可遵医嘱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利福平片、异烟肼片、吡嗪酰胺片等
5、骨原发肿瘤:原发于脊柱等处的骨肿瘤病变持续加重,可对骨质和骨髓造成损伤,确诊以后应进行肿瘤切除术,将肿瘤完整切除,在术后需配合进行放射治疗和化疗等,降低复发的概率。
此外,骨继发恶性肿瘤病变也可能导致骨髓损伤,建议及时就诊,在治疗过程中要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心理负担,保持稳定心态,合理膳食,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