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的宝宝老是吐舌头,一般是因为生理现象、生长发育、习惯性动作、口腔溃疡、舌系带过短、消化不良、呆小病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原因,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下:

1、生理现象:宝宝在一个月的时候开始对外界产生好奇心,探索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环境,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同时,宝宝的唾液分泌量增加,舌头活动也变得更加频繁,可能会出现吐舌头的现象。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2、生长发育: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口部肌肉发育不完全而导致吐舌头。这种情况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逐渐消失。通常不需要采取治疗。

3、习惯性动作:有些宝宝可能会因为习惯性动作而频繁吐舌头,例如模仿大人的动作或者是在玩耍时出现这种行为。建议可以通过与宝宝的互动、玩耍等方式引导宝宝的行为,逐渐纠正其习惯性动作。

4、口腔溃疡:宝宝口腔内出现溃疡等造成疼痛可能导致老是吐舌头的情况。婴儿口腔溃疡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所致,或内火旺盛的缘故,而当婴儿口腔受到外伤,也会因为细菌感染而长出溃疡。建议可以给宝宝补充维生素B,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同时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利巴韦林喷雾剂、桂林西瓜霜等。

5、舌系带过短:舌系带过短使得舌头无法伸出或者难以伸出,这可能导致宝宝出现吐舌头的现象。可遵医嘱使用手术治疗,如舌系带矫正术等。

6、消化不良:婴儿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或经常给婴儿吃的过多,婴儿由于细菌入侵,都会导致胃肠道内菌群紊乱引起消化不良。可能出现吐奶、漾奶,如果呕吐的量不多,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会导致新生儿口中、胃中不适,可能会出现老吐舌头的症状,家长应注意观察婴儿是否存在腹泻、腹胀的情况。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次硝酸铋、西甲硅油等。

7、呆小病:也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宝宝在发病早期可以出现吐舌头,同时伴有吃奶困难、喂养困难等现象。而且渐渐可以发现宝宝的生长发育落后,智力也落后于同龄儿。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碘塞罗宁钠等。

建议在宝宝吐舌头时,家长要及时擦干净宝宝的口水,保持宝宝脸部、颈部干爽,防止口水疹。同时,宝宝的玩具和衣物也要保持清洁卫生。家长要保证宝宝的水分摄入量,特别是在干燥的季节和环境下,更要让宝宝多喝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