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胆汁酸高是指血液中总胆汁酸的数值高于正常范围,通常提示可能存在肝细胞受损的情况。总胆汁酸是肝脏合成并分泌到胆汁中的一种有机酸,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代谢的产物。在健康人的血清中,总胆汁酸的含量较低,正常范围一般在0.1~10微摩尔每升,包括肝脏疾病、胆道梗阻、门脉分流、饮食因素、症状表现等。如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下:

1、肝脏疾病:当肝细胞受损时,如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会导致肝脏的代谢功能异常,进而引起总胆汁酸偏高。此外,酒精性肝炎中毒性肝病等也可能导致总胆汁酸升高。

2、胆道梗阻:胆道梗阻,如肝内、肝外的胆管梗阻、胆汁淤积综合征等,会导致胆汁排泄受阻,从而引起总胆汁酸偏高。

3、门脉分流:肠道中次级胆汁酸经分流的门脉系统直接进入人体循环,也会导致血清总胆汁酸偏高。

4、饮食因素:进食后,特别是高脂肪食物后,可引起总胆汁酸一过性升高的现象。

5、症状表现:总胆汁酸高的症状包括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以及皮肤黄染、皮肤瘙痒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起牙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寒战高热等现象。

总胆汁酸高是肝胆系统疾病的常见表现,当出现总胆汁酸高的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肝胆外科或消化内科就诊,进行肝功能检查等相关检查确定自身情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