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洗澡后身体痒,常见原因为空气干燥、洗澡频率太高、精神因素、过敏、局部皮肤感染等,建议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适的处置措施。

1、空气干燥:入秋后空气干燥,皮肤含水量也随之下降,皮肤神经敏感性升高,因此洗澡后容易瘙痒。可以在洗澡后涂抹身体乳、护肤霜等物质,为皮肤补充水分,缓解症状。

2、洗澡频率太高:夏天通常每天要洗一两次澡,而秋天则没有必要,如果还是保持夏天的洗澡频率,可能会因洗澡频率太高而导致皮肤屏障受损,从而引起皮肤瘙痒疼痛等症状。要适当降低洗澡频率,以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3、精神因素:若秋天精神状态发生改变,可能会因精神因素而出现皮肤瘙痒,通常还会伴有失眠、多梦等症状。要调整精神状态,多和家人沟通交流,不要过于紧张焦虑。

4、过敏:对洗澡过程中使用的毛巾、沐浴露等物质过敏,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出现身体瘙痒。要及时更换掉可能的过敏原,如果还是不见好转,可遵医嘱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盐酸西替利嗪片、丹皮酚软膏等药物。

5、局部皮肤感染:洗澡的力度过大,导致局部皮肤发生损伤,感染,可能会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可遵医嘱应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头孢克肟片等药物。

此外,也可能是银屑病导致的该情况。在及时诊治的同时,还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清淡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