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长了红点、红包,可能是毛囊炎、过敏性皮炎、玫瑰糠疹、皮肤血管瘤、过敏性紫癜等原因所致,建议就医,根据其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具体如下:
1、毛囊炎:主要是细菌或真菌感染到皮肤的毛囊后,出现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初期症状为炎性的红色丘疹,逐渐发展为丘疹性脓疱,伴有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治疗,也可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克林霉素胶囊等药物。
2、过敏性皮炎:过敏体质人群食用或接触了导致过敏的物质,皮肤产生了变态反应,进而导致皮肤出现皮疹,常伴有瘙痒或疼痛等表现。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复方地塞米松乳膏等,严重者也可口服赛庚啶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的药物治疗。
3、玫瑰糠疹:可能是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导致,也有可能是药物影响、免疫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为玫瑰色的圆形或椭圆形斑疹、丘疹,连成片时可表现斑片,且皮疹上覆盖有细小的鳞屑,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玫瑰糠疹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如果没有瘙痒或不舒服,无需治疗,三个月左右可逐渐自愈。如果瘙痒难耐,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炉甘石洗剂等,以缓解症状。
4、皮肤血管瘤:其原因可能是遗传性因素、外伤性因素、环境因素等引起,属于血管发育畸形形成的良性疾病,症状表现为皮肤红点、红斑,局部皮肤隆起,呈鲜红色,之后颜色逐渐加深,开始消退时由鲜红色变为暗紫色,消退前呈花斑状。如没有不适症状可无需治疗,定期监测即可。如有美观等需求,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药物,如盐酸普萘洛尔片、醋酸泼尼松片等,抑制血管内皮增生,以此减轻瘤体残留,还可采取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等,改善症状。
5、过敏性紫癜:可能是感染、饮食、药物等因素,导致机体对某种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引起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粘膜及某些器官的出血,表现为皮肤有出血点,如针尖或黄豆大小不等,瘀点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有的还可出现关节疼痛、肿胀,以及恶心、呕吐、腹痛等。过敏性紫癜患者要避免接触致敏因素,如果发生过敏,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阿司咪唑片、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的药物,减轻过敏症状。如果存在关节肿痛、腹痛时,可在医嘱下采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常用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地塞米松片等,同时还可配合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维生素C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治疗。
此外,还有可能是血小板减少症、猩红热等导致的该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明确诊断后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