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医不建议洗牙的原因,通常是基于患者的具体健康状况和口腔状况,如口腔炎症尚未痊愈、患有急性传染病、凝血功能障碍、全身性疾病、严重心理恐惧等,建议遵医嘱暂缓洗牙,等疾病痊愈之后再考虑。
1:口腔炎症尚未痊愈:当口腔内有炎症时,洗牙可能加重炎症或导致炎症范围扩大。洗牙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牙龈损伤和流血,容易使炎症通过血液扩散至全身。在口腔炎症治愈后再进行洗牙。平时应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口腔炎症的发生。
2:患有急性传染病:如艾滋病、乙肝、新冠肺炎等疾病,洗牙过程中患者口中的飞沫和血液容易飞溅出来,污染周围环境和器械,可能将传染病传染给医务人员和后续患者。在急性传染病治愈或得到控制后再进行洗牙。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个人卫生,减少传染风险。
3:凝血功能障碍:患有贫血、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等疾病的患者,洗牙时可能造成大量出血且不愈合,容易引起口腔感染。在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洗牙。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可能导致出血的行为,如刷牙时避免用力过猛。
4: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在疾病症状未得到缓解前,洗牙可能增加患者的风险。在全身性疾病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后再进行洗牙。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5:严重心理恐惧:对医疗器械有严重心理恐惧的患者,洗牙过程中可能因过度紧张而影响操作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在克服心理恐惧后再进行洗牙。患者可以通过与医生沟通、了解洗牙过程等方式减轻恐惧感。如有需要,也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洗牙作为口腔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预防牙周疾病和保持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排除特殊情况后,建议患者定期进行洗牙。还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等也是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