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7篇文章
77145人浏览
风寒湿邪入体在中医上被称为痹病。如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做相应排查。
痹病是由于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导致气血闭阻不畅,引起关节、肢体等处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病症。痹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肌肉疼痛、肢体麻木、关节肿胀、屈伸不利等。
根据风寒湿邪的偏重不同,痹病又可以分为行痹、痛痹和着痹等类型。行痹主要是由于风邪偏重所致,表现为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可伴有恶风发热等症。宜食豆豉、丝瓜、蚕蛹、荆芥粥等食品,以清热解毒、利湿止痛。还可适量食用生姜、葱白等具有散寒解表作用的食材,以温通经络、发散风寒。
痛痹主要是由于寒邪偏重所致,表现为关节疼痛剧烈,遇寒加重,得热则减,可伴有畏寒肢冷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具有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膏药,如云南白药膏、麝香壮骨膏、舒筋活络止痛膏等,进行辅助治疗。在贴敷膏药的同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独活寄生丸、木瓜丸、万通筋骨片等。
着痹则主要是由于湿邪偏重所致,表现为关节肿胀重痛,肢体麻木不仁,活动不便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灸,针灸可选取阿是穴、脾俞、膈俞、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刺,可起到舒经活络、通经止痛的作用。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痹病的发生,如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等。
痛风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全身症状、无症状期、慢性关节炎与肾病变期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疼痛:痛风患者常出现关节疼痛,特别是夜里和早晨疼痛剧烈。疼痛多为撕裂性,类似刀割或吞噬感,严重时患者会因疼痛而在夜里惊醒。在疼痛发作时,可使用非甾体消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来抗炎镇痛。此外,冰敷和休息也能帮助减轻疼痛。
2、关节肿胀:痛风病情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关节周围可能会出现红、肿、热、痛等情况。在痛风发作期间,除了上述的抗炎镇痛治疗外,保持关节休息也非常重要。避免过度活动或承重,以减轻关节负担。
3、全身症状:部分痛风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心悸、恶心等。针对全身症状,除了对症治疗外,调整生活方式也很重要。如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4、无症状期:在无症状期,仅有血尿酸波动性或持续性增高,但无临床症状。无症状期是预防痛风发作的关键期。患者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保持适当的运动等。同时,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5、慢性关节炎与肾病变期:慢性关节炎期,患者关节炎发作较频,间歇期缩短,疼痛日益加剧。痛风石为本期常见的特征性表现。肾脏病变期,过多的尿酸盐沉积在肾间质内,可导致痛风性肾病和尿酸性肾结石。在慢性关节炎期,除了抗炎镇痛治疗外,还需要进行降尿酸治疗,如使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促肾脏排泄尿酸药等。对于痛风石和肾病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或中医治疗来缓解症状。
总之,对于痛风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调整生活方式和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也非常重要。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长期治疗,以有效控制痛风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宝宝膝盖发出的声音是关节弹响,通常是生理性弹响,宝宝不会有身体不适,极少数宝宝出现关节弹响是病理性弹响,会有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具体如下:
1、生理性弹响:宝宝因为骨骼、韧带、肌腱等发育不完全,很容易出现生理性弹响,是正常现象,如关节腔里有气体、肌腱在骨骼滑动等,通常不需要处理,随着宝宝年龄增大,骨骼、韧带、肌腱等发育完全,生理性弹响会逐渐消失;
2、病理性弹响:膝关节损伤、疾病或是结构变异等原因引起的关节弹响是病理性弹响,如髌骨不稳、半月板发育异常、婴幼儿滑膜炎等,通常会伴随关节肿痛,甚至活动受限。
建议家长注意观察,如果宝宝关节弹响伴随关节肿胀疼痛,及时到医院骨科就诊,避免不可逆的关节损伤。
尿酸是人体尿液中的产物,检测尿酸含量有助于诊断痛风、肾炎、高尿酸血症等疾病。女性尿酸395μmol/L,属于偏高,可能会自愈,也可能不会自愈,需要根据是否出现异常症状进行判断。
1、会自愈: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尿酸水平是89~357μmol/L,检测结果为395μmol/L属于偏高的现象,如果没有出现不适症状,可能是大量摄入高嘌呤的食物,例如海鲜、动物内脏等,或者进行剧烈运动以后乳酸生成量增加,引起尿酸水平升高,通常属于一过性的,一般会随着身体修复逐渐自愈。
2、不会自愈:如果出现尿酸偏高已经引起不适,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痛风、肾炎等一般不能自愈。如甲状腺分泌量增加,导致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引起尿酸排泄量增加,还会伴有心跳增快等症状。另外,尿酸过度堆积引起痛风,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是由于尿酸代谢异常而引起的,一般也是不能自行恢复的。其次,自身免疫异常、感染等因素引起肾炎,出现恶心、呕吐、发热、乏力等症状,是由于肾脏组织糟到损害不能通过自身修复得到改善,所以与不会自己恢复。
出现尿酸偏高,建议提高警惕,及时去医院进行合理治疗,防止病情持续发展,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治好即治愈。类风湿早期指的是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关节症状相对比较轻微、无其他脏器受累时,规范治疗后患者关节症状可以得到良好的缓解,但是无法达到治愈的效果。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疾病早期可能出现少数小关节肿胀、疼痛、双手晨僵等表现,随病情进展后期会出现多关节肿痛、关节畸形以及功能障碍,甚至出现肺间质纤维化、肺结节、慢性病贫血等其他系统损害表现。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以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为主。
在疾病早期患者受累关节数目少、关节症状轻微,规律用药可以达到关节症状明显甚至完全缓解、炎症指标达到正常范围的程度。常用的抗风湿药物包括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硫酸羟氯喹片等,这一类药物起效较慢,需要长期服用才能达到治疗效果,同时,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等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完全缓解并不等于治愈,后期由于治疗不规律或感染、劳累等因素仍然可能出现关节症状反复或加重。如疾病迁延、出现多系统损害、关节畸形改变,治疗效果不佳,可能无法达到症状完全缓解。
一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病情变化,应及时到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