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阳虚体质

147篇文章

18797人浏览

1 双黄连口服液能抵抗病毒吗 双黄连口服液一抢而空真的有效吗?

双黄连口服液能抵抗病毒吗

新华社报道:“

消息一经发布,很多人立即沸腾了!瞬间,包括淘宝、京东等网店,双黄连均已断货!

那么,双黄连口服液真的有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效果吗?

我的观点是:没有。理由如下:

一则,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有是证则用是药。未经辨证而用药,肯定不合适。

二则,双黄连口服液内含双花(即金银花)、黄芩、连翘,这几味中药都是苦寒的,苦寒最伤阳气。若体内有热毒炽盛,用之当然有效。若无热毒而滥用,恐怕清的是阳气,害的是人体健康。

三则,今时不少人偏于阳虚,表现为面色无华,手脚冰冷,易腹泻,畏寒等症状,若再滥用双黄连口服液,则会加重阳虚体质,甚至导致疾病。

四则,双黄连口服液是治疗用药,不是预防用药。治疗要解毒,而预防要扶正。何为正气?从中医来分析,是机体阴阳、脏腑、气血的平衡状态,越是平衡,就越健康。而双黄连口服液性味苦寒,会伤损阳气,导致以上平衡失调,让人正气受损,反而更不健康。

五则,注意看报道的关键字眼:“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什么叫抑制?就是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毒复制的各个环节,来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若体内有病毒感染,才可能去抑制这个病毒,若没有病毒,抑制什么呢?

六则,双黄连口服液也有副作用。2013-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双黄连合剂(口服液、颗粒、胶囊、片)在中成药口服制剂中不良反应中名列前茅。双黄连口服液的药品说明书记载:不良反应主要是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或者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轻微胃肠道反应。

注意看,这些不良反应都是苦寒伤阳,导致营卫失调,胃气不降,脾阳下陷的反应。

所以,不要去抢购双黄连口服液,那是治疗用药,滥用最伤人体阳气。

另外,再如清热灵颗粒(黄芩、连翘、大青叶、甘草);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金花清感颗粒(金银花、浙贝母、黄芩、牛蒡子、青蒿等);疏风解毒胶囊、颗粒(虎杖、连翘、板蓝根、柴胡、败酱草、马鞭草、芦根、甘草)……所有这些中成药都是由苦寒中药组成,都有清热解毒之功。这些都是治疗药,不是预防药。请读者朋友千万别滥用。

总之,不懂中医真的很可怕。懂了中医,心中淡定、怡然、平和,绝无恐慌。然后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锻炼身体……这才是正确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方法。

2 冬季久待空调间怕冷或是阳虚在作怪!

寒冷的冬季,很多人会开空调制暖,但是待在空调房久了也还是怕冷,是怎么回事呢?专家表示,阳虚体质在城市人群、知识分子、白领、女性多见,可能与长期处于空调房环境以及体力劳动少有关。

阳虚体质通常表现为:怕冷,面色偏白,体型偏瘦弱,容易出汗,不耐体力劳动;面部易长斑,咽部常有不适,肩背部不适,易得胃肠病,一吃凉的或吹冷风就腹泻,大便不成形,腰酸,性欲低下,易痛经,月经周期延长。若要帮阳虚体质找一个代言人,应当是林黛玉,弱不禁风,面色苍白,神情抑郁。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表面看起来像是上火的症状,如长期口腔溃疡、失眠、烦躁、面部长痤疮等,其本质也可能是阳虚,中医理论称之为“真寒假热”。真寒假热的判断需要经验,一般而言,内外不符信内,上下不符信下。如口腔溃疡、口苦、咽痛,好像是热证,但大便稀、双足冷,上热下寒,则下症多为本质,是阳虚。有的人皮肤红、关节热,似乎为热证,但怕冷,喜热饮,舌质淡,则辨为阳虚寒证。另外,小儿体质不佳,眉鼻部青白色暗,多源于用药过多,伤及阳气,也属于阳虚。

阳虚体质的人如何调理呢?尽量避免生冷食物,尤其是冰镇饮料、冰激凌等。特别是女性月经期间忌食冰冷,这一点必须遵守。阳虚者要避风寒,夏日尤其要注意,少开空调,睡觉时肚子上要盖被子。

阳虚体质的人最适宜的中药是桂枝。经典方为桂枝汤,其中有五味药: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看似简单,却是中医学最经典的处方之一。另外,黄芪桂枝五物汤、小建中汤、当归四逆汤、温经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八味地黄丸等,也可根据情况选用。

3 从喝水帮您辨别自己的体质

喝水对身体的好处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每个人喝水的习惯有不同。有人总是抱着水杯喝个不停,还有人喝口水能管大半天等等。除了自身习惯,这当中有什么学问呢?

中医介绍,了解一个人的饮水多少、喜冷喜热等,是判断其身体状况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水的不同需求,也是自身体质的外在表现。

口渴多饮

有的人总是口渴、咽干,觉得水没喝够,大冷天也想喝凉水甚至冰水。中医认为这类人一般属于阴虚体质,多由热证、燥证引起,或汗、吐、下利太过伤及津液所致。睡眠不足、出汗太多、常吃烧烤白酒等燥热食物,都会耗损体内津液导致阴虚。因此,这类人一方面要及时补充水分,运动别太猛、衣服别太厚,以避免汗液过多流失。另一方面,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不要过多食用辛辣食物,按时作息,“锁”住体内津液。

口渴不多饮

还有一些人,虽然时常口渴,但很少主动找水喝,即使喝水也喜欢喝热水。这样的人多属痰湿体质,由于“痰饮内阻,水湿不化”,虽然口渴,但并不想喝水。他们常感觉身体倦怠,腰腿部沉重,容易疲劳,汗液黏腻,小便也较混浊。生活中,这类人要注意调理脾胃,适当补充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白萝卜、薏米、扁豆等。不要一次喝大量水,而应该分次慢慢喝,或用薏米汤、茶水等代替白开水。

口不渴不欲饮

有些人天生对喝水“没兴趣”,既不容易口渴,也不想喝水。该种情况多见于阳虚体质或气虚体质。这种人体内常会气行不畅,导致津液输布乏力,因此很少感受到口渴。这类人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饮食上多吃甘温的食物,如羊肉、山药、香菇等,少碰生冷食物。阳虚的人可适当煎一些人参汤代水喝,气虚的人可用白术或党参煮汤代替白开水。

以上几种喝水情况可以判断出不同的体质,了解自己的体质对于保健养生意义重大。

4 女人气色不好该吃什么补?

气色不好吃什么好?如何通过饮食达到养血调经、美容呢?人体由于先天禀赋差异和后天条件的影响,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体质,从阴阳两个方面分有:偏于阴虚型或偏于阳虚型。下面,一起来看调理气色的食物。

根据月经情况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类:月经稀发或月经量多。

一、月经稀发:如闭经、月经量少、月经后错等。

属阴虚体质者:

月经闭止6个月以上;或月经量明显减少或经期不足2天;或经期后错超过七天以上。颧红唇干,五心烦热,盗汗干咳,舌红,少苔,脉细数。

奶黄香粥

主料:牛奶250毫升、鸡蛋黄1个、香梨2个、粳米100克

配料: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

梨去皮、核,切成丁,加适量的冰糖蒸15分钟。

鸡蛋煮熟,取黄,打碎。

牛奶放入洗净的粳米熬成粥状。

将梨丁和蛋黄放入煮好的粥中即可。

功效:清热润燥、养血调经。

食谱分析:牛奶又名牛乳,味甘性平,入心,肺经,能养血补虚,益肺生津润肠。治疗各种虚损之证,牛奶中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磷、镁、钾、钠等元素及多种维生素。粳米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除烦止渴。鸡蛋黄滋阴润燥,养血益肾,含大量卵磷脂。香梨味甘性凉,入肺、胃经,能生津润燥、清热止咳、除烦解毒。

属阳虚体质者:

月经闭止6个月以上;或月经量明显减少或经期不足2天;或经期后错超过七天以上。面色萎黄,神疲肢倦,头晕眼花,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舌淡,脉细缓或细弱。

黑糯米粥

大枣30克桂圆10粒黑糯米100克

红糖适量

大枣洗净待用。

桂圆去皮洗净待用。

黑糯米洗净,加入大枣、桂圆适量水煮成的粥状,依口味加入适量红糖即可。

温肾健脾补血调经

大枣味甘性温,入脾、胃经,温以补脾经不足,甘以缓阴血,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大枣中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多种维生素及钙、铁、磷等微量元素。桂圆肉味甘平质润,能养血安神,补心益脾。黑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能补中益气。

此粥味道香甜,可供早晚食用,是滋补强身美容的佳品。

二.月经量多:崩漏、月经量多、月经提前、经间期出血等。

5 晒太阳 养生必不可少的手段

晒太阳,不光能够让您有个好心情,还能给您的身体“加加油”。中医认为,晒太阳可以温煦体内的阳气,是养生必不可少的手段。秋天的阳光温和,不失为一个享受日光浴的季节。

如果在晒太阳的时候结合中医经络,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养生保健功效。下面就针对这个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一般来说,要重点晒以下四个部位:

晒后背调气血

人体腹为阴,背为阳。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晒这里能起到调理脏腑气血的作用。晒得时候注意让阳光直射背部,老人在公园锻炼时可特意将后背朝向阳光即可。时间长短自己掌握,以舒适为宜。人的后腰部位有两大穴位,分别是命门和肾枢。如果方便,可将衣服撩起来,让阳光晒一下这两个穴位,可以补充肾气。或者在晒太阳的时候,可配合将双手搓热后摩擦该部位。

晒腿脚除寒气

“寒从脚下起”,常容易手脚冰冷的人,多是阳虚体质,这种情况不妨多晒晒脚,以驱走体内的寒气。有老寒腿的患者,在夏天可以把腿在阳光下晾一晾,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还能加速钙质吸收,帮助预防骨质疏松。晒腿的时候要选择天气好的时候,将双腿裸露在阳光下,每次至少晒半个小时。晒时,可配合按摩小腿部位的足三里穴,对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好处。

晒头顶补阳气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是晒太阳的重点。晒头顶不必拘时拘地,可随时进行,平时天气好时,到室外散步,让阳光洒满头顶,可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晒手心助睡眠

人的手掌是很少被晒到的地方,所以要“特殊照顾\"手心,会有很好的养生功效。手心最重要的穴位是劳宫穴,按揉此穴位有清心安神的作用。晒手心方法很简单,在阳光下摊开双手朝向阳光,或者抬起双手,掌心朝向阳光即可。常晒手掌可舒缓疲劳,促进睡眠。

小编提醒您,晒太阳要选好时间段,一定要避开紫外线强的时候。晒太阳时要注意摘掉帽子和手套,尽量将皮肤暴露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