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低蛋白血症

517篇文章

63640人浏览

1 2型糖尿病脸肿了怎么回事

2型糖尿病患者脸肿了,可能与糖尿病并发症、合并肾脏疾病、合并心脏疾病、合并外周血管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糖尿病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体内血糖过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代谢紊乱,发生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眼病,造成肾脏、眼底损伤,而引起脸肿了的情况。如果患者发生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脸肿了的情况;

2、合并肾脏疾病: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了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此时大量蛋白质经过肾脏排出,出现低蛋白血症,就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脸肿了的情况;

3、合并心脏疾病: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了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此时心功能较差,患者会出现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引起脸肿了的情况;

4、合并外周血管疾病: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了外周血管疾病,如下肢静脉曲张等,此时血液循环较差,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脸肿了的情况。

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脸肿了的情况,除需要积极进行治疗外,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严格控制摄入量,建议少食多餐。此外还应适当进行运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2 糖尿病肾病水肿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出现水肿,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可能是由于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等原因导致。

1、水钠潴留:当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会引起高渗性利尿,并且在肾脏受损的情况下,会导致大量水分从体内排出,从而造成身体缺水和脱水的情况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体内的液体积聚而形成水肿的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2、低蛋白血症: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进而引发低蛋白血症,从而使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也会诱发上述情况的发生。建议遵医嘱服用复方α-酮酸片或苯妥英钠片等药物改善不适症状;

3、其他原因:除以上相对常见原因外,还有可能与心力衰竭有关,可表现为下肢浮肿等症状。若为该疾病所致,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氢氯噻嗪片、螺内酯胶囊等药物来减轻心脏负荷,同时配合托拉塞米注射液促进排泄,必要时还需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处理。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急性感染等因素有关,需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后对因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以免加重原有病情。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以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苹果、香蕉、芹菜等补充维生素C及叶酸,有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

3 新生儿包皮过长水肿

新生儿包皮过长、水肿,可能是由于卫生不当、包皮炎、包茎、低蛋白血症、先天性阴茎包皮粘连等因素引起,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卫生不当:由于包皮过长,排尿后尿液容易在包皮内残留,尿液刺激包皮可引起水肿,家长应及时给新生儿更换尿不湿,保持局部卫生;

2、包皮炎:新生儿抵抗力较低,如果不注意包皮卫生,容易引起病原体感染,如细菌、真菌等,由于炎症刺激可引起包皮水肿,常伴有局部疼痛等症状。家长可遵医嘱给新生儿局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治疗,同时注意保持包皮腔内清洁;

3、包茎:是指包皮口狭小,不能上翻露出阴茎头。如果包茎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包皮嵌顿在龟头中,造成局部水肿。此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包皮环切手术;

4、低蛋白血症:新生儿如果有低蛋白血症,常伴有营养不良和贫血,当出现低蛋白血症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可造成包皮水肿,还可能会出现全身浮肿。此时需要及时遵医嘱补充白蛋白等营养物质,必要时可进行血浆置换治疗;

5、先天性阴茎包皮粘连: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多由于胚胎发育异常引起,由于包皮不能上翻,所以可能会导致包皮局部水肿。此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包皮环切手术。

除此之外,如果新生儿有心脏病、肾脏疾病、低蛋白血症等情况,也可能会导致包皮水肿。所以当新生儿出现包皮过长、水肿的现象,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家长应注意保持新生儿局部卫生,避免用手抓挠局部。

4 2型糖尿病神经性水肿

2型糖尿病神经性水肿,可能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低蛋白血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具体原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周围神经受损,引起感觉异常,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肢体肿胀,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此时需要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药物降糖,并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2、低蛋白血症: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营养不良或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体内蛋白质含量降低,使胶体渗透压下降,从而引起组织液渗出增多的情况,导致肢体水肿。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补充蛋白质,并适当进食鸡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3、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卧床或久坐不动,则容易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使血液淤积在下肢静脉内,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当血栓脱落时,则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部,引发肺栓塞。此时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也可能会伴有肢体水肿的现象。此时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抗凝治疗,并且还可以通过手术取栓治疗;

4、肾功能不全: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比较严重,则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使水钠潴留而引起身体浮肿的情况。此时可以遵医嘱服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促进水分排出,并且还需要严格控制饮食。

5 2型糖尿病没有力气怎么办

2型糖尿病患者没有力气,是由于血糖没有控制好所导致。患者首先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其次还需要通过运动、饮食、药物、控制血压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治疗。

1、运动:2型糖尿病患者没有力气,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运动,可以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通过适量运动可消耗体内过多的热量,减少血糖升高的情况,从而改善没有力气的症状;

2、饮食:饮食上应注意少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蛋糕、肥肉等。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芹菜、苹果、柚子等。如果患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出现痛风性代谢紊乱,导致低蛋白血症时,会出现双下肢没有力气的症状,此时需注意低蛋白饮食,多吃优质蛋白,从而缓解没有力气的症状;

3、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降血糖药物,如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也可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避免漏服或擅自增减药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从而导致没有力气的症状加重;

4、控制血压:高血压与糖尿病常会并存,如果患者血压没有得到控制,会导致血管内皮受损,造成糖尿病神经病变,从而导致双下肢没有力气。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每三个月测一次空腹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若患者不想通过服用药物的方式控制血糖,可在医生指导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