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肝炎

3927篇文章

466926人浏览

1 乙肝有什么明显的症状

乙肝是指乙型肝炎,为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明显症状一般为疲乏无力、面色及皮肤发黄或脸色晦暗、食欲减退和恶心厌油、尿黄如茶、肝区疼痛等。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具体如下:

1、疲乏无力:这是肝炎病人发病的早期表现之一,也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很多患者会自认为是工作太累而忽视了这个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胸腺肽、香菇多糖等。

2、面色及皮肤发黄或脸色晦暗:如果患者出现脸黄、眼睛黄很明显可能是黄疸,比较容易鉴别。面色晦暗也是肝病患者常见的特征,需要注意检查。建议遵医嘱使用茵栀黄颗粒、熊去氧胆酸等。

3、食欲减退和恶心厌油:肝功能异常的时候很多患者会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的进行检查。建议遵医嘱使用健胃消食片、多潘立酮等。

4、尿黄如茶:尿黄如茶可能是黄疸的表现,要注意及时检查。建议遵医嘱使用金水宝胶囊、肾炎康复片等。

5、肝区疼痛:有的肝病患者表现为肝区胀痛、钝痛或针刺样痛,活动时加剧,且时间不一。有时左侧卧位时疼痛减轻。出现这种症状可能是因为肝病加重了。建议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复方甘草酸苷等。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避免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以减轻肝脏的负担。同时,避免暴饮暴食,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如苹果、猕猴桃、芹菜、洋葱等,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2 ast/alt偏高说明什么

临床上,AST和ALT是两种常见的肝功能指标,主要存在于肝脏细胞中,当肝细胞受损或死亡时,这两种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水平升高。AST和ALT通常表示存在异常的原因可能是患上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肝炎:可能是乙型肝炎或者丙型肝炎以及酒精性肝炎等原因所致,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拉米夫定片或者恩替卡韦片等药物治疗。

2、脂肪肝:脂肪肝是肝脏脂肪堆积引起的一种疾病,也会导致数值升高。可以配合医生使用多烯磷脂胆碱片、复方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等药物治疗。

3、药物或毒素:若是某些药物或者化学物质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容易引起数值升高。需要根据医生指导调整药物治疗或者更换其他治疗方法。

4、肝硬化:慢性肝炎、长期酗酒等可导致肝硬化,进而引起AST和ALT升高。如果肝脏受损比较严重,需要通过肝移植手术治疗。

5、肝肿瘤:肝脏肿瘤或其他肝脏疾病也可能导致AST和ALT升高。若是患上肿瘤疾病,还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肿瘤,能够促进病情恢复。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或者过度劳累,定期到医院体检。

3 病毒感染不能吃什么

病毒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病毒感染在饮食上有不同的禁忌,如呼吸道病毒感染、肝炎病毒感染、肠道病毒感染、艾滋病毒感染等,建议遵医嘱进食,总体不建议进食辛辣等食物。具体介绍如下:

1、呼吸道病毒感染:呼吸道病毒数量很多,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这些病毒感染之后会导致发热、咽痛、头痛等全身不适,饮食上尽量以清淡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油炸等食物,以免加重咽喉部不适。

2、肝炎病毒感染:常见的肝炎病毒感染包括甲肝、乙肝、丙肝、戊肝,感染之后会引起肝脏炎症,导致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饮食上避免进食对肝脏有损伤的食物,避免加重肝脏负担,例如酒精、油炸食物、富含添加剂的食物、高糖高脂的食物等。

3、肠道病毒感染:肠道病毒感染可导致腹泻,例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在感染肠道病毒之后,由于肠道功能较弱,饮食上需要从半流质食物开始,避免进食难以消化、过于坚硬、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坚果、烧烤、火锅等。

4、艾滋病毒感染:艾滋病毒感染之后,会导致人体免疫受损,从而继发感染,饮食上避免进食可能引起免疫力下降的食物,例如酒精、腌制食品、变质食物等。

4 谷草转氨酶偏低吃什么食物

谷草转氨酶,也叫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0~40U/L。如果只有谷草转氨酶偏低,通常没有特殊临床意义,可能由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缺乏运动或饮食过于清淡所致,可以食用富含高纤维和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小米、玉米、高粱、燕麦、荞麦、芹菜、苦瓜、红薯、香菇、木耳等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营养要全面,合理膳食,也可以多吃些豆制品、牛奶、瘦肉等等,同时也要戒烟戒酒,不要熬夜。

谷草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心肌和肝脏中,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也有很多。正常血液中谷草转氨酶含量较低,但当细胞受损时谷草转氨酶释放入血,血液中会升高很明显,所以检测谷草转氨酶一般可作为心肌梗死、心肌炎、肝炎等辅助检查项目。

对于谷草转氨酶偏高患者,主食可以选择米面,适量补充优质蛋白,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进食动物内脏类和油炸类食品,禁止饮浓茶和咖啡等,避免加重肝脏和心脏的负担,必要情况下可遵医嘱采取药物治疗,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苷、多烯磷脂酰胆碱等。

5 肝炎有没有传染性

通常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如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非病毒性肝炎如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性肝炎等,一般不具有传染性。

肝炎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严重炎症的统称,病毒性肝炎较为常见,通常也具有传染性。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性较强,可通过消化道粪-口途径传播,食用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等可能会感染。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一般会经血液、性、母婴等途径传播。

非病毒性肝炎如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性肝炎等一般不具有传染性。分别是由于酒精损伤肝脏引起肝炎、药物毒性或者代谢产物毒性引起肝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导致机体攻击自身肝脏抗原引起肝脏炎症、肥胖及脂肪代谢异常过量脂质沉积肝脏导致肝细胞损伤等引起肝脏炎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