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什么中草药可以治疗皮肤病的
艾草煲水淋身是止痒的
具体根治就要问医生了是寻麻疹,用防风通圣丸。可以用防风通圣丸。
皮肤病血毒丸效果很好治皮肤病的中草药多得很。不知你说治什么皮肤病的中草药。
2,湿热皮肤病有什么药可治
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用茯苓、猪苓10克、土茯苓煲汤代茶,利水清除湿热。湿热皮肤病的原因以内因为主,不外“湿”“热”“风”三者。1、湿:脾主湿,脾失健运,饮食失宜,湿从内生。如多饮茶酒而生茶湿、酒湿,多餐鱼腥、海味、五辛发物而生湿热。多吃生冷水果,损伤脾阳而水湿内生。2、热:心主火,心主血脉,凡心绪烦扰,神志不宁,心经有火,血热内生。青年人血气方盛,婴儿胎中遗热,都是血热的由来。脾湿血热,湿热相结,浸淫肌肤而成疮。3、风:或因流水日久,伤阴耗血:或因湿热内蕴,复受外风;或因过食辛辣香燥之物,而使血燥生风。临床上有内治外治二方南,常见的可分下述几型:(一)湿热型:由于血热脾湿,浸淫肌肤。多见于急性湿疹,
脂溢性湿疹以及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期,具有下术各证者。皮肤起红斑水疱,瘙痒极甚,黄水淋漓,味腥而粘,或结黄痂、糜烂、蜕皮。大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或腻,脉濡滑。治宜利湿清热,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方用:生地30克 丹皮9克 赤芍9克 龙胆草9克 黄芩9克 黑山栀9克 茯苓皮9克 泽泻9克 木通6克 车前子9克(包) 六一散9克(包)。如因搔抓起脓疱时,加薄公英12克,银花9克,连翘9克。如发于下肢的湿疹,亦可用萆藓渗湿汤(31)。(二)脾湿型:由于脾运失健,湿从内生,浸淫成疮。多见于亚急性湿疹或泛性湿疹,具有下述各证者。 证见:皮肤起水窠,色黯淡不红,搔痒出水。或有胃脘羡,饮食不多,面色萎黄,腿脚浮肿,大便溏,尿微黄等。 舌淡,苔白或腻,脉缓。 治宜:健脾除湿。以除湿胃苓汤加减, 方用:苍术9克 陈皮9克 川朴9克 猪茯苓9克(各) 泽泻9克 六一散9克(包) 白藓皮9克 地肤子9克 如胃纳不馨加藿香9克 佩兰9克,芳香化湿。(三)血热型:由于内蕴湿热,外受于风,热重于湿。相当于生疹性湿疹,具有下述症状者。遍身起红丘疹,瘙痒极甚,搔破出血。中医称粟疮或血风疮。 脉弦滑,舌质红苔薄白。 治宜:凉血清热,祛风除湿。以凉血除湿汤加减。 方用;生地30克 丹皮9克 赤芍9克 豨莶草9克 海桐皮9克 苦参9克 白藓皮9克 地肤子9克 六一散9克(包)。(四)阴伤型:由于渗水日久,伤阴耗血,血燥生风。多见于亚急性、泛发性湿疹具有下述症状者:皮肤浸润,干燥脱屑,瘙痒 剧烈,略见出水。舌红苔光,脉细弦滑。 治宜:滋阴养血,除显止痒。以滋阴除湿汤。 方用:生地30克 元参9克 当归9克 丹参12克 茯苓9克 泽泻9克 白藓皮6克 蛇床子9克。病情减轻后,改服除湿丸(64)。朱仁康老医生指出:滋阴除湿之法,看来似有矛盾,一般以为滋阴可能助湿,利湿可能伤阴,本方用于渗水日久伤阴耗血之证,生地、元参、当归、丹参滋阴养血不致助湿,茯苓、泽泻除湿而不伤阴。用于反复不愈的湿疹,及慢性阴囊湿疹,疗效较好。 外治法:1、溻渍法(相当于湿敷):适用于急性渗水多者。用黄柏或马齿苋或生地榆,选用一种。每用30克煎水取汁,稍拧,然后湿敷于皮损上,每五分钟重复一次,每次共20~30分钟,每日约3~5次。可达到收敛、清热、解毒作用。2、药膏(包括软膏或糊剂):急性、亚急性期,渗水不多可用药膏3、粉剂:适用于急性或亚急性期,一般用药粉加植物油(芝麻油或菜子油等)调成厚湖状,比药膏较薄,涂于皮损上,此剂型比药膏较易于渗透。[防治](1)忌用热水、肥皂洗澡。(2)忌食鱼腥发物。(3)防止搔抓。重要提示:本答只是提供一般治疗思路,不代表本人赞成患者可以照方抓药。具体治疗请咨询当地医生。潮湿闷热的天气使各种皮肤疾病多发。对此,有些人习惯于自行涂抹一些药膏,这样不仅对治疗无济于事,而且还会贻误病情,使病情加剧。因此,正确而合理地使用药物是治疗皮肤病的关键。湿热皮肤病主要包括 ●过敏性皮肤病 ●
真菌性皮肤病 ●
接触性皮炎 ●皮肤瘙痒症 ●皮肤湿疹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那种皮肤病对症治疗对症用药。滋阴除湿法。是因“壮水滋阴,则真水运行而邪湿必无所容”之故。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