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中草药有清热祛湿功能
牛黄 黄连 黄芪 蒲公英 金银花其实饮食搭配均衡.就不有湿热之说虎杖.黄连,黄芩,紫花地丁,蒲公英等
2,去湿热的中药有哪些
清热利湿的药物有很多。 比如说龙胆草、金钱草、栀子、茵陈、泽泻、黄芩、黄连、黄柏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为好的。大家有没有想过中医所谓的“湿热”是什么意思? 中医的解释是什么,可验证吗? 还的“
上火”,“热气” 都是糊里糊涂的乱说。
3,治疗湿热的中药有哪些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
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汤、地榆、车前子等;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具体病症具体治疗,因病施药 更多资讯详细网址:7叶壹枝花 http://shop110117030.taobao.com/荷香饮是湿热体质专用中药调理茶
4,去湿热的食物和中药有哪些
1.湿热要吃去湿清热的东西,一般用姜是比较好的,另外还有黄瓜,西红柿,鲜橙都不错 2.五花茶 金银花 菊花 葛花 木棉花 鸡旦花 广东祛湿靓汤 健脾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和中化湿汤 (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清热去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鹌鹑去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去湿,润肺化痰。 横月利去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猪横月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把猪横月利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去湿,去肝热,对
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草龟去湿汤 (3~5人分量) 材料:草龟500克,猪肉200克,新鲜土伏苓250克,红枣6个。 做法:把草龟、猪肉、土伏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3至4个小时即可。 ●有清热去湿及解毒功能。 黄瓜去湿汤 材料:老黄瓜800克(去核囊)陈皮25克,粳米25克,鸭肾2个,清水适量。 做法: 1、老黄瓜去核囊、切大块,陈皮略浸泡、刮囊、洗净,鸭肾洗净、飞水、切片,粳米淘洗干净。 2、砂锅加清水,放入老黄瓜、陈皮、粳米、鸭肾,先猛火煲开,然后转小火煲2小时即可调味饮用。 ●有清热解之效,适应烦热,咽喉痛,小便赤热等症。 去湿食材 花旗参:吃得过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虚,可喝花旗参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荷叶:取自荷花之新鲜叶片,晒干使用。除了去湿利尿的作用外,亦有开胃消食之功效。 白术: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疗。具健胃强身和对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疗效。 土茯苓: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药。具促进体内水分流动之功效,利尿并具安神之效。 薏仁:即薏米,主理去湿,亦具消除
水肿及有益肠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强。薏米不错推荐下,可以熬粥或者炖菜放在里面对排湿气不错。苋菜是蔬菜中最去湿的建议做皮蛋苋菜汤中医讲的湿,是体内代谢废物堆积。常吃辣甜油腻厚味的东西即“肥甘厚腻”,会困住脾胃,湿排不出去。 《丹溪心法》: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嗜卧。身重象没拧干的湿衣服,没精神。 湿体质的人,大多偏肥胖,食量大或吃东西速度快,容易疲倦。面色不好,舌苔白腻或者黄厚,大部分不爱喝水,经常大便不成形。 成因,首先是
脾胃虚弱,背后有肾肝的连带关系,还有饮食习惯。 养生方法,住处不宜阴冷潮湿,阴雨天避开湿邪;多运动,晒太阳;少食肥甘厚味和饮料酒类,每餐不宜过饱。 你问的穴位按摩的话,丰隆穴是首选,配合足三里: 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长期坚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 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穴位一般比周围要敏感,大多数人按摩丰隆穴会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凡酸麻胀的,则用力略轻,力道缠绵,用力到感到酸麻胀即可,这个在中医到补法。如果感觉疼痛为主的,有的时候甚至是刺痛的,则大力按压,中医称之为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