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在临床称为产褥期,产褥期子宫下垂通常会出血,如果出现子宫下垂,可能是因为在产后没有好好休息、活动量比较大所导致,也可能是因为本身存在盆底肌松弛,或存在子宫内膜炎等疾病所导致。
1、休息不好:由于在产后需要照顾新生儿,使自身睡眠时间延长,而长时间休息不好可能会导致身体虚弱,造成子宫下垂。在产褥期时子宫下垂,会导致局部的韧带弹性变差,由于局部韧带松弛,可能会在用力排便时导致下垂加重,从而出现阴道出血的现象;
2、活动量大:由于在产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如果在产褥期的时候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站立、久坐等,都可能会加重盆底肌松弛的程度,导致子宫下垂,当用力排便时就会出现阴道出血的现象;
3、盆底肌松弛:若产妇本身存在盆底肌松弛的情况,此时再加上长时间子宫下垂,就会导致腹压增加,使盆底肌肉韧带过度伸展或收缩,若时间较长则可能会导致局部血管破裂而出血,从而出现子宫下垂的现象;
4、子宫内膜炎:通常是由于在生产后没有注意外阴卫生,导致细菌侵入而引起炎症反应。如果患有子宫内膜炎,在炎症的刺激下会导致子宫内膜增厚或脱落不全,由于子宫内膜脱落不全可导致血窦开放,因此在产褥期时就可能会出现阴道出血的现象。
建议产妇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进行盆底肌功能检查以及盆腔X片等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建议产妇在产褥期时一定要注意休息,可以适当进行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同时也要注意外阴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