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氯吡格雷出血检查什么,做完心脏支架病人大量出血怀疑是阿司匹林吃多了一日3片

2023-02-26

183次浏览

1,做完心脏支架病人大量出血怀疑是阿司匹林吃多了一日3片

阿司匹林这种药,一定要注意它的用法。我看到一个杂志上说,阿司匹林不能够随便吃,也不能随便停,如果已经随便吃了,那么如果随便就停了,很容易导致大问题出现。最好是遵医嘱服用。建议现在先改为一天2片,等过一段时间情况好装了,再改为一天一片。如果现在每天骤然减为一片,过去已经适应了三片的身体会一下子受不了的,慢慢来。“欲速则不达”。是药三分毒,再好的药都会有起副作用的,都要慎用才好。阿司匹林是一种镇痛解热剂,1899年上市,是德国人制造成功。后来发现它的抗凝血功能很好,延用至今。它的副作用是容易胃黏膜出血。所说的出血不知是何处出血。。医生应该很容易判别。在治疗冠心病中,不管是男女,我都不使用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是双刃,对病人有好处也有坏处的,容易引起胃\\脑\\肾等的出血.应用中药代替阿司匹林,如田七及其它中药.这样病治疗好了是真正的好.建议饭后服用,加服抗酸药或服用肠溶片以减轻或避免出血症状。简单介绍阿斯匹林的药理作用:它属解热镇痛药,但其有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出血,口服直接会刺激胃黏膜,较大剂量可引起胃溃疡和无痛性胃出血。一般做完支架要吃波利维(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片抗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要吃一年,可能有些皮下出血,一般问题不大,只要凝血全套正常支架后病人一年内要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避免支架内血栓形成。您父亲出现出血症状,一定要检查凝血机制和血常规,如果血小板减少或INR延长,就要调整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用量。如果是上消化道出血,要加服质子泵抑制剂。祝他老人家身体健康。

2,母亲得的什么病

按你说的情况一般可能是脑梗塞,缺血性脑病。此病发作迅速。同时病人意识模糊甚至丧失意识。长见于老年人。你今后要经常注意其行动。冬天注意保暖。饮食清淡。坚持服药,以预防疾病再发有脑中风的先兆,应该注意观察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这个要从你妈妈的年龄等自身因素来诊断 从目前你所描述的来说 如果你妈妈年龄大了 就有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短暂性脑缺血》 为了更进一步的确诊 建议你带你妈妈去做个脑部检查 老年痴呆前兆可能是TIA,就是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摘自《BNC脑血管病临床指南》,希望对你有用。 TIA应该作为急症处理,早期治疗以防发展为脑卒中。持续服药仍发生TIA或轻微缺血性卒中的人群,往往更容易复发卒中。TIA患者在一些情况下很有可能复发,包括:高度狭窄的血管供血区与症状相符、症状反复出现。在此情况下,需快速评估、合理治疗。 一、诊断 1、是否为卒中 TIA应该符合如下特点: (1)起病突然; (2)脑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症状; (3)持续时间短暂,颈内动脉系统TIA平均发作14分钟,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平均发作8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 (4)恢复完全; (5)常反复发作。 2 、应鉴别的疾病包括: 局灶性癫痫、复杂性偏头痛、晕厥、美尼尔综合征、脑肿瘤、硬膜下血肿、低血糖、低血压。 3 、区分颈内动脉系统TIA还是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1)出现下列症状考虑为颈内动脉系统TIA:偏身运动障碍;偏身感觉障碍;单眼一过性黑蒙;一过性语言障碍。 (2)出现下列症状考虑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眩晕、平衡障碍、复视、吞咽困难和构音不良;交叉性运动障碍和/或感觉障碍;猝倒发作。 4、寻找TIA的病因,制定预防方案 应该进行下列检查,以寻找导致TIA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1)测双上肢血压,除外血液动力学病因 (2)颈动脉超声:除外颈动脉病变。 (3)心电图:除外心源性原因。 (4)颈椎影象学检查:除外颈椎病变对椎动脉的压迫。 (5)凝血及纤溶功能检查。 (6)血脂和血糖检查。 (7)血液流变学检查。 二、治疗 1、去除危险因素 (1)积极治疗高血压 (2)积极纠正血液动力学异常,包括低血压 (3)停止吸烟 (4)合理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和瓣膜病 (5)禁止过度饮酒 (6)治疗高脂血症 (7)脑供血动脉狭窄的治疗(见第六章第八节) 2、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药物: 使用抗血小板制剂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栓性TIA进一步发展为卒中。 首选阿斯匹林,开始每日300mg,2周后改为每日80mg。阿斯匹林对血小板的作用取决于药物的吸收率。出现下列两种情况改为每日氯吡格雷75mg,或每日抵克力得250mg:服用阿斯匹林过程中仍有发作;因为消化道不良反应,病人不能耐受治疗。抵克力得或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需数天后才能达到全效,除非加量用药。 盐酸噻氯匹啶能阻止二磷酸腺苷(ADP)凝聚血小板。两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试验肯定了噻氯匹啶在脑血管病中的疗效。腹泻是噻氯匹啶最常见的副作用,为12.5%。另一个常见的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在TASS和CATS研究噻氯匹啶组中占2.4%;其中重度粒细胞减少占0.8%(而TASS阿斯匹林组为0);均为可逆性。鉴于90天内可发生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建议每2周全血细胞计数,筛查副作用。自从此药问世后,有文献报道了另一种血液系统疾患--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噻氯匹啶的副作用限制了其预防卒中的疗效。噻氯匹啶一般用于对阿斯匹林不耐受或\"阿斯匹林无效\"。由于大多数副作用发生在3个月内,若治疗早期能够耐受,通常可持续服用。 氯吡格雷与噻氯匹啶的化学构造类似,抑制ADP凝聚血小板。副作用较噻氯匹啶少,使得此抗血小板制剂受到重视。氯吡格雷安全性强于阿斯匹林。噻氯匹啶常见腹泻和皮疹;阿斯匹林常有胃肠道刺激、出血。鉴于氯吡格雷无过多的骨髓毒性,不必像噻氯匹啶那样经常血常规检查。对于减少卒中,氯吡格雷/阿斯匹林<噻氯匹啶/阿斯匹林。还未有氯吡格雷和噻氯匹啶的直接比较,但在安全性上,氯吡格雷胜过噻氯匹啶。对阿斯匹林不能耐受的患者,氯吡格雷又是一种选择;对于\"阿斯匹林失效\"者,也可能有作用。 环氧化酶抑制剂--阿斯匹林与环核酐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潘生丁联合应用,药理上胜过单独制剂。阿斯匹林-潘生丁合剂明显地降低卒中危险度--相比阿斯匹林,可减少23.1%,相比潘生丁,可减少24.7%;几乎是阿斯匹林、潘生丁的2倍。阿斯匹林-潘生丁合剂耐受好,是阿斯匹林预防卒中的又一种替代制剂。而阿斯匹林联合噻氯匹啶或氯吡格雷治疗TIA或卒中还未开展;这类合剂的疗效和安全性还不得而知。有证据证实氯吡格雷、阿斯匹林与缓释潘生丁联合制剂(Aggrenox),取代阿斯匹林单独使用是安全、有效的,比单独使用阿斯匹林有效。也有证据证实阿斯匹林-潘生丁联合制剂,疗效优于任何一种抗血小板单独药剂。 (2)抗凝药 ① 不主张常规抗凝治疗TIA。TIA抗凝治疗的2个适应症是:A 怀疑心源性栓子引起;B 既往大血管狭窄,症状频繁发作或症状持续时间超过平均时间(前组血管超过8分钟,后组血管超过12分钟)。此时在全部检查过程完成前应使用抗凝治疗。 ② 慢性心房纤颤者考虑使用华法令,INR目标值2-3,这种方法在老年人群更有效。 ③ 机械性心瓣膜存在是抗凝治疗适应症。 ④ 其他对抗凝治疗反应良好的TIA病因有:颅外颈内动脉内膜剥脱,严重的颈内动脉狭窄需行内膜剥脱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3)不同类型TIA的治疗 ① 大动脉低血流量 特征:刻板性、反复性、短暂性、数分钟。强烈提示颈内动脉系统严重狭窄。 治疗:去除病因,改善脑血流量。 ② 栓塞性 A 动脉-动脉栓塞 特征:较少刻板性、稀疏性、常>1h。 B心源性栓塞 诊断:症状不局限于某一个血管支配区,可能伴有其他部位的栓塞的表现,心脏检查提示有栓子的来源。 建议:对于TIA伴心房纤颤者,建议长期口服抗凝药(A级推荐),INR的推荐目标是2.5(范围2.0~3.0)。口服抗凝药对其他高危心源性栓塞病人预防卒中也有效。对于口服抗凝药禁忌的病人推荐应用阿斯匹林。 欧洲房颤试验表明:对于并发TIA的房颤患者,抗凝制剂预防卒中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另外,大量的随机试验表明:对于房颤患者,首选抗凝治疗。房颤患者的卒中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病史,左室功能差,风湿性二尖瓣疾患,换瓣术后,既往卒中、TIA、栓塞病史,年龄>75岁。阿司匹林预防心源性栓塞的疗效低于华法令。心源性栓塞高危患者,若禁忌口服抗凝药,可推荐使用阿司匹林。TIA患者若伴有其它源性的心因性栓子,也适用于抗凝治疗。复发性心源性栓塞源于机械瓣膜、心梗、左室血栓、扩张性心肌病、恶性心内膜炎。对于心房卵圆窝未闭和房间隔动脉瘤患者,抗凝治疗在TIA的治疗还不清楚。抗凝治疗的最佳强度:2.5INR(2.0~3.0)适合大多数口服抗凝治疗。 ③ 腔隙性 特征:刻板性、反复性、局限性、短暂性。需除外大动脉低血流量性TIA。 ④ 其他病因 包括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和血液系统异常(包括血液高凝状态)。以下标准提示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1) 2次检查,每次检查相隔至少3个月,抗心磷脂抗体>20GPL单位,(2)抗核抗体阴性,和(3)缺乏心源性栓塞和大动脉粥样硬化。 ⑤ 不明原因 包括以下可能:(1)通过详细检查未发现可能的病因,(2)未发现可能病因但检查欠详细,和(3)病人可能存在2种以上病因,入病人有房颤和 同侧明显颈动脉狭窄。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