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是抗药性,抗药性是什么意思

2023-04-14

117次浏览

本文目录一览

1,抗药性是什么意思2,什么是抗药性3,什么是抗药性

1,抗药性是什么意思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治疗药物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作用就明显下降。自20世纪40年代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应用于临床上以来,目前全世界发现和半合成得到的抗生素有上万种,兽医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有近百种,这些抗生素的长期应用,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使某些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并且不断出现新的耐药菌株。如绿脓杆菌对青霉素和其他天然抗生素具有高度耐药性。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在兽医临床上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它可以使许多常用抗菌药物的疗效降低或失效,造成治疗上的极度困难。细菌对药物产生适应或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产生的耐药性一方面通过遗传基因可传给子代,另一方面可传给敏感菌,使敏感菌不断成为耐药菌株。所以,在兽医临床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避免滥用,防止耐药菌引起的交叉感染,能用一种抗生素控制的感染不采用多种联合应用,可用窄谱抗生素的,则不用广谱抗生素。是尝试服用或者使用抗生素类药品导致病毒对此类药品免疫。一些动物微生物对药物的抵抗力又称耐药性(drug resistance)。是指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当药物不能杀死或抑制病原时,抗药性一词等于药物剂量失败或药物耐受。抗药性多指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而耐药性则亦指因长期服药,造成相同剂量却不如当初有效的情况。.-----------------------------------如有疑问欢迎追问!满意请点击右上方【选为满意回答】按钮

2,什么是抗药性

耐药性(Drugresistance),又称抗药性,是指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当药物不能杀死或抑制病原时,抗药性一词等于药物剂量失败或药物耐受。亦指因长期服药,造成相同剂量却不如当初有效的情况。为了保持抗生素的有效性,应重视其合理使用。/iknow-pic.cdn.bcebos.com/4610b912c8fcc3ce1e261c2c9f45d688d53f20cf\"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4610b912c8fcc3ce1e261c2c9f45d688d53f20cf?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610b912c8fcc3ce1e261c2c9f45d688d53f20cf\"/>扩展资料:耐药性的机理产生灭活酶灭活酶有两种,一是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可水解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该酶可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某些酶的产生为体质性(组构酶);某些则可经诱导产生(诱导酶)。二是钝化酶又称合成酶,可催化某些基团结合到抗生素的OH基或NH2基上,使抗生素失活。多数对氨基甙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能产生质粒介导的钝化酶,如乙酰转移酶作用于NH2基上,磷酸转移酶及核苷转移酶作用于OH基上。上述酶位于胞浆膜外间隙,氨基甙类被上述酶钝化后,不易与细菌体内的核蛋白体结合,从而引起耐药性。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细菌可通过各种途径使抗菌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如革兰阴性杆菌的细胞外膜对青霉素G等有天然屏障作用;绿脓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壁水孔,或外膜非特异性通道功能改变,引起细菌对一些广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包括某些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细菌对四环素耐药主要由于所带的耐药质粒可诱导产生三种新的蛋白,阻塞了细胞壁水孔,使药物无法进入;革兰阴性杆菌对氨基甙类耐药除前述产生钝化酶外,也可由于细胞壁水孔改变,使药物不易渗透至细菌体内。参考资料:/www.sogou.com/link?url=hedJjaC291NcbygW_W8Ib2XH0kc1pIdiCgsUfxbmNplYVIK4tNlddme1HRJA7j9Ju_GLXKtxwm7RCAobxOFNUw..\"target=\"_blank\"title=\"耐药性_百度百科\">耐药性_百度百科

3,什么是抗药性

抗药性又称耐药性。生物(尤指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等药物产生的耐受和抵抗能力。抗药性的产生使正常剂量的药物不再发挥应有的杀菌效果,甚至使药物完全无效,从而给疾病的治疗造成困难,并容易使疾病蔓延。目前,多认为抗药性的产生是微生物基因突变造成的。抗药性变异一旦产生,就可以传给后代,并可以转移给原来没有抗药性的敏感菌(参见”药物敏感试验”条),使抗药菌逐年增加。为防止和减少抗药菌的产生,主要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断改进和研制新的抗生素;二是坚持合理用药。由于抗药性的产生往往与用药剂量不足、长期盲目使用抗生素等用药不当的作法有密切关系,所以合理用药是防止和减少抗药菌产生的重要一环。比如严格按照抗生素的抗菌谱选用药物,必要时应先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使体内药物始终维持在合理的浓度,以求彻底杀灭病原菌而又尽量减少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必要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检查;不滥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等等。 抗药性的产生抗生素的发现始于一九二八年,一位英国科学家弗来明(Alexander Fleming)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培养皿遭霉菌污染,很特别的是在那一团霉菌的附近细菌都无法生长,由此推论那霉菌必然有杀菌的能力才能使细菌无法生长,经过研究才发现霉菌会制造一种成分来消灭细菌,这是不同生物间互相对抗以求生存的一种手段,这种由生物体(如霉菌)制造来对抗另一种生物(例如细菌)的物质就是“抗生素”,这第一个被发现的抗生素就是盘尼西林。随着时代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种抗生素发现,也有些抗生素是由原先自生物体的制造物再加以改良其化学结构以求增加疗效,这些抗生素救了许多得到病菌感染的患者,然而随着这些药物的大量使用,抗药性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抗药性的存在并不是自抗生素大量使用后才开始的。他也是依照物种之间互相对抗求生存的法则,既然某霉菌能分泌抗生物如盘尼西林来消灭某细菌,那么该细菌若没有对抗之方法岂不就灭种了。所以该细菌自古以来便发展出对抗抗生素的方法,或是改变其细胞壁,或是产生抗生素分解?所以抗药性是物竞天择的结果,自古即有。然而自发现抗生素以后至今之大量使用抗生素,却使得只有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的细菌能够存活下来,于是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就越来越多,人类用来对抗病菌的武器“抗生素”有效的也就愈来愈少。虽然仍有新药在研发,细菌发展抗药性的速度却不下于人们发明新药的速度。所以有人悲观的预期“后抗生素时代”--抗生素无效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我国早年因为传染病很普遍,所以使用大量的抗生素,再加上药房销售及农牧业使用抗生素,如今我们同许多国家相比具有较高比例的抗药性病菌不能不说是以往种下的因而受此结果。所幸根据国外研究,在抗生素合理使用下,可以使一个医院、一个小区、乃至于一个国家的病菌对抗生素具抗药性的比例下降,使感染的患者得以有药可医。答案补充 抗药性的预防如今我国已重视这一问题,卫生署、乃至于健保局对于医师抗生素的使用都有严格规范,对于民众的建议则是以下的“三不政策”:  (一)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要自己当医师,有病一定要去看病!  (二)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这就需要专业的评估。如果是感冒就医,有百分之九十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而且抗生素并不能加速复原,不必主动向医师要求开立抗生素。  (三)不随便停药--抗生素治疗针对不同的细菌及目的,有一定的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就要乖乖地按时服药,直到药物吃完为止,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而让它伺机而起。  抗生素抗药性对全民健康是一大威胁,需要医界及民众共同努力达成减量及合理的抗生素使用之目标,我们才能享受在有感染症时、有抗生素可以救命的善果。又称耐药性(Drug resistance)。是指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当药物不能杀死或抑制病原时,抗药性一词等于药物剂量失败或药物耐受。抗药性多指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而耐药性则亦指因长期服药,造成相同剂量却不如当初有效的情况。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