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孩子得疳疾在医学里是怎样解释的谢谢
我儿子十一岁了,身高140.体重不到70斤,蔬菜类都不吃的,要吃肉,看起来又黄又瘦,会不会是疳疾?疳疾,指小儿脾胃虚弱,运化失常,以致干枯羸瘦的疾患。临床以羸瘦,头皮光急,毛发焦稀,腮缩鼻干,唇白,睑烂,脊耸体黄,咬甲斗牙,焦渴,嗜异等为特征。古人认为疳由肥甘所致;或说“疳者干也,因脾胃津液干枯而患”;亦有人认为系“虫动则侵蚀成疳”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胃嫩弱,常为不足,易为乳食、湿热等病邪所伤,脾胃伤,津液耗则气血虚衰,诸脏失养,故疳诸证随之发生。其病机主要是,因乳食不节,积滞伤脾,或感染诸虫,久而生热,热灼津伤,因而热、积、虫三者交蒸。多大了{0}
2,如何按摩治疗小儿疳积
按摩治疗疳积 疳积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慢性胃肠疾患。病因病机本病的原因,主要是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营养失调;或病后用药太多;或虫积等。脾胃功能受损,不能消化水谷,久之积滞生热,灼烁肺胃津液,使小儿形体羸瘦,终成疳积。治疗原则小儿疳积主要是由脾胃虚弱而致小儿形体瘦弱,宜健脾胃、消积滞。辨证论治症状:发病缓慢,初起身热,腹泻,面色无华,乳食懒进,目无光彩,困倦神疲,烦躁啼哭,舌红口干,腹胀肢瘦。继则消谷善饮,头大颈细,腹大脐突,形体羸瘦,毛发焦枯,发结如穗,午后潮热,手心尤甚,易哭易怒,大便稀薄,尿如米泔,睡眠不宁,舌苔黄腻,脉弦细数。针灸:主穴,中脘、大都、解溪、四缝。配穴,发热加大椎;潮热加复溜、合谷。毫针刺,用补法。你好,疳积是疳证和积滞的总称,积滞与疳证有轻重程度的不同。积滞是指小儿伤于乳食,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运化失司,积聚留滞于中。疳证是指气液干涸,身体羸瘦,往往是积滞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古人有“无积不成疳”的说法。小儿感染诸虫,也可转为疳证。本病的病因多由于乳食不节、伤及脾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小儿乳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伤及脾胃,脾胃失司,受纳运化失职,升降不调,乃成积滞。积滞日久,脾胃更伤,转化为疳;或脾胃虚寒薄弱,则乳食难于腐熟,而使乳食停积,壅聚中州,阻碍气机,时日渐久,致使营养失调,患儿羸瘦,气血虚衰,发育障碍。乳食积滞与脾胃虚弱互为因果,积滞可伤及脾胃,脾胃虚弱又能产生积滞,故临床上多互相兼杂为患。此外感染虫症和某些慢性疾病也常为本病的原因。临床表现: (1)积滞伤脾:形体消瘦,体重不增,腹部胀满,纳食不香,精神不振,夜眠不安,大便不调常有恶臭,舌苔厚腻。 (2)气血两亏:面色萎黄或晄白,毛发枯黄稀疏,骨瘦如柴,精神萎靡或烦躁,睡卧不宁,啼声低小,四肢不温,发育障碍,腹部凹陷,大便溏泄,舌淡苔薄,指纹色淡 疳积散 【处方】石燕(煅)100g 石决明(煅)100g 使君子仁100g 鸡内金(炒)50g 谷精草50g 威灵仙50g 茯苓100g 【制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为灰黄色的粉末;味微涩。 【功能与主治】消积治疳。用于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腹部膨胀,消化不良,目翳夜盲。 【用法与用量】用热米汤加少量糖调服,一次9g,一日2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1}
3,什么是小儿疳积
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证。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由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小儿流口水,在医学上称之于“唾液”,在中国古代中医理论中称之于“疳症”。但是疳症有三种,如:疳症、口疳流水口烂、口疳流水亦眼障泻痢。疳症是由唾液产生,口腔内有三大唾液涎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和无数个分布在唇、夹、腭、口底粘膜的小唾液,唾液中大部分为水份,还含有一定的定粉酶和蛋白,唾液主要有湿润口腔,便于吞咽,帮助消化的作用。据则定,正常成年人,一昼夜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正常情况下,人们自主或不自主地把口水吞咽。初生婴儿则于脾热而心热,唾液腺分泌功能不够完善,唾液分泌量少,一般不会流口水。4个月后,由于开始添加辅食,唾液分泌增加,又没能用有效的药物控制其心火,6个月后乳牙萌出,刺激牙齿上的神经,使唾液腺分泌反射性地增加,而此时,小儿天咽口水的功能尚未形成,过多的唾液就不会自主的从口角边上流出。这时,如果没有或不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无法控制心中之火,则脾火更旺,湿热上蒸,而口流涎不止。其方用如下: 芦荟:清热通便,杀虫。治热结便密,妇女经闭,小儿惊痫,疳热虫积,治小儿诸热疳症热。芦荟,入厥阴肺经乃冲脉,其功专于杀虫清热,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乃经事不调,腹中结块上冲,与小儿疳热积滞,非此不除。同甘草为粉,治头项顽癣甚效。但大苦大寒,且气甚至移恶,若胃虚少食人得之,入口便大吐逆,每致夺食泄泻,而成羸瘦怯弱者多也。桑白皮: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治肺热咳嗽,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黄连: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泻心火,心下痞。《汤液本草》:“黄连苦燥,故入心,火就燥也,然泻心火,其实泻脾也,为子能令母实,实则泻其子。治血,防风为上使,黄连为中使,地榆为下使”。薄荷:治伤风,头脑风,通关格,小儿风涎。《纲目》:薄荷,辛热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故头痛,眼目、咽喉、啮诸病,小儿惊热,及瘰疠,疮疥为要药。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清,淋浊,惊悸,健忘。《用药心法》:“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 小儿流口水,在现代的医学来说不是一种疾病,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也是不科学的。上面已经说过,小孩流口水是心热,似乎脾热也。小儿心火上,导致流口水,如果不及时治疗,长大以后会有更多的后遗症,很难治愈。如早治疗,五至八天痊愈,不复发。 .你好,小儿疳积是由于婴幼儿时期脏腑娇嫩,机体的生理功能未成熟完善,而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的需要量大。因此,产生了生理上的“脾常不足”。而很多家长生怕孩子吃不饱,就像填鸭一样喂哺饮食尚不能自节的婴幼儿。俗话说:“乳贵有时,食贵有节”绝不是吃的越多就能长的越好。孰不知,哺食过早,甘肥、生冷食物吃得太多,会损伤脾胃之气,耗伤气血津液,就会出现消化功能紊乱,产生病理上的脾气虚损而发生疳积之证。 小儿疳积又称小儿营养不良,是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障碍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多发生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医认为,疳积为积滞和疳症的总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