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惊风散能和双黄连口服液一起吃吗?
秋冬季节,咳嗽症状最常见。如果咳嗽怎么办?老中医教你辨别咳嗽症状,选择对方药和中成药,让你身体健康,让你和家人远离咳嗽。
中医把咳嗽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感咳嗽(包括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另一类是内伤咳嗽(包括痰湿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虚四类)。外感咳嗽以实证为主,多以祛邪利肺为治疗原则;内伤咳嗽以扶正补虚为治疗原则。
一、外感咳嗽风寒咳嗽
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白痰等。一般预后良好,但如果反复发生或调节不当,可能会转化为内伤性咳嗽。这种疾病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病机:风寒之邪侵犯肺,使肺失宣肃,肺气逆转,冲激声门引起咳嗽。
疗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常用中药方剂:三角汤止咳加减。
三角汤来自太平惠民和剂局,由麻黄、杏仁、甘草组成;止咳来自紫婉、百部、白前、桔梗、荆芥、陈皮、甘草。
常用中成药:风寒咳嗽丸、风寒咳嗽颗粒、小青龙颗粒。
二、外感咳嗽风热咳嗽
症状:主要特征为咳嗽气粗、咳黄粘痰、咽痛、舌红、苔白或黄、脉浮数或浮滑。本病多见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等。
病机:风热外邪从口鼻或皮毛进入,肺卫受感,导致肺气宣发清肃失常。
疗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常用中药方:桑菊饮加减。
桑菊饮料由桑叶、菊花、桔梗、连翘、杏仁、甘草、薄荷、芦根、知母、石膏等组成。
常用中成药:川贝枇杷露、急支糖浆、桑菊感冒合剂。
三、外感咳嗽风干咳
症状:头痛、发烧、感冒、无汗、鼻塞、口干、喉咙干、咳嗽、胸腰痛、皮肤干燥、舌苔白薄干、脉浮等。这种疾病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百日咳。
病机:温燥外袭,肺津受灼。
疗法:清宣温燥,润燥止咳。
常用中药方:桑杏汤加减。
由桑叶、杏仁、沙参、浙贝母、香豉、栀皮、梨皮等组成。
常用中成药:上清丸、清燥救肺汤、双黄连口服液、清开灵颗粒。
四、内伤咳嗽痰湿肺
症状:咳嗽痰多,痰以白痰、粘液痰或白泡沫痰为主,咳嗽声重浊。每天早上咳痰特别多,咳痰缓、胸闷、腹胀、纳差、怕冷、怕风、背凉、舌苔白腻、脉滑。常见于顽固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等。
病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痰湿蕴肺,肺失宣降。
疗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常用中药方:二陈汤与三子养亲汤加减。
二陈汤来自太平惠民和剂局,由半夏、橙、茯苓、甘草组成;三子养亲汤来自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
常用中成药:二陈丸加半夏露颗粒,或橙痰咳液。
五、内伤咳嗽痰热郁肺咳
症状:咳嗽、痰黄、痰郁于肺,咳嗽频繁、阵咳、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甚至鼻翼煽动,或喉咙痰鸣、烦躁、发热口渴、咳吐脓血臭痰、舌红苔薄白或微黄油腻、脉弦或光滑、便秘、尿少、灼热。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等。
病机:风寒束表后,风寒侵入肺系,或风热侵入肺系,正邪相争化热痰,进而导致肺气不宣,痰热蕴肺。
疗法:清热化痰,祛肺止咳。
常用中药方:清金化痰汤加减。
清金化痰汤由黄芩、栀子、桔梗、麦冬、贝母、橘红、茯苓、桑皮、知母、瓜粉仁、甘草组成。
常用中成药:罗汉果止咳糖浆、八宝惊风散、鲜竹沥口服液。
六、内伤咳嗽肝火犯肺型咳嗽
症状:气逆作咳、面红耳赤、咽干口苦、痰黄稠、咳嗽时肋痛、口苦、烦躁、头晕、大便秘结、尿短、咽干舌燥、舌边红、苔薄黄、脉象玄数。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咳嗽、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等。
病机:肝气郁结,肝火灼肺,或邪热蕴含肝胆,上犯于肺,使肺失肃降。
疗法:平肝降火,清肺止咳。
常用中药方: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
黛蛤散出自《中国药典》,方由青黛、蛤壳组成;泻白散出自《儿童药证直决》,方由地骨皮、桑白皮、甘草组成。
中成药常用:秦连片、复方南板蓝根片、蒲地蓝消炎胶囊。
七、内伤咳嗽肺阴虚咳嗽
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粘,或痰中带血,伴有两颧发红、潮热盗汗、声音嘶哑、五心烦热、大便干燥、小便短红、舌红等症状。
病机:多由于出汗过多,或慢性咳嗽消耗体内阴液,以及热邪消耗肺阴等因素。
疗法:滋养肺阴,润肺止咳。
常用的中药方剂:沙参麦冬汤加减。
由北沙参、玉竹、麦冬、天花粉、扁豆、桑叶、生甘草组成的沙参麦冬汤。
常用中成药:养阴清肺丸、百合固金丸、洋参保肺丸。
咳嗽似乎是一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难治疗。如果没有区分证据类型的药物滥用,它不仅会减轻症状,而且会加重病情。此外,长期咳嗽也会对肺部和身体的其他器官造成伤害。所以咳嗽,不要携带,轻症及时使用相应的中成药调理,症状较重的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