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而出现的贫血。临床表现主要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降低、骨髓中铁储备减少等。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体积较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降低,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加。同时,由于铁缺乏,可引起珠蛋白合成障碍,导致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链比例减少,从而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血清铁蛋白降低:由于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使体内贮存铁耗尽,因此会出现血清铁蛋白降低的情况。临床上常用血清铁蛋白作为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指标之一;
3、骨髓中铁储备减少:由于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使体内贮存铁耗尽,因此会出现骨髓中铁储备减少的情况。临床上常用骨髓穿刺检查来明确诊断。
还可通过其他实验室检查进行辅助诊断。如检测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总胆汁酸水平等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如果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则需要及时遵医嘱进行治疗。
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猕猴桃、橙子等水果以及菠菜、芹菜等蔬菜。同时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