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生病的时候会需要输液,一两瓶药液滴完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为了打发时间,很多人都会拿着吊杆四处走动。但是专家提醒大家,输液时候最好不要四处走,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吧。
专家介绍,输液的时候最好不要走动是因为,防止发生发热、空气栓塞、过敏反应、跑针等输液突发状况,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留在病房或输液室。除了这些原因外,还有以下几点:
有些药是需要避光的。让输液瓶暴露在阳光下,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硝普钠、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等需要避光的药物成分容易受到破坏,药效降低,甚至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输液时要注意避光,更不宜走到室外阳光强烈的地方去。
妨碍对输液过敏者的观察和抢救。患者体质及病情不同,对于容易发生过敏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即使皮试阴性,也应在静滴过程中严密观察。过敏体质的患者和儿童,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较大,若在远离医护人员的地方出现过敏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可能失去宝贵的抢救时间。
增加感染风险。如果输液时离开医务人员巡视,一旦发生输液针头脱出、移位、漏液等现象,会导致药物外渗,皮下肿胀、疼痛甚至静脉炎,增加患者的痛苦,延误治疗。输液本是无菌操作,自己挂着吊瓶或家长带输液患儿出入医院的各个角落,一是空气中含有粉尘、微粒及细菌,如果没有达到完全封闭式输液,四处走动可能导致环境中的致病菌及过敏原进入体内,引起感染,增大过敏的风险;二是医院作为公共场所,随意走动会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本来是来医院治病的,结果又增添了新的疾病,得不偿失。
专家提醒大家,输液中如果有胰岛素等特殊药物,更应严密观察,若因为发热、肝炎、肠道传染病等需要在门诊治疗的患者,应隔离输液,以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