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如何选治耳病的中成药 猪蓝耳病用什么药治疗好

2023-10-20

121次浏览

龙胆泻肝丸、栀子、黄芩、柴胡、生地、当归、泽泻、木通、车前子。具有泻肝胆、利湿热的功能。适用于肝胆火旺引起的突然耳聋,以及胆内湿热引起的耳内瘙痒、脓液和听力下降。每次服用6-9克。每天服用两次。

耳聋丸、栀子花、黄芩、出生地、当归、木通、泽泻、羚羊粉、菖蒲、甘草。具有泻肝胆、利湿热的功能,适用于肝胆火引起的突然耳聋和肝胆湿热引起的耳朵,其效果强于龙胆泻肝丸。每次服用6克,每天服用2次。

吹耳红棉散、明矾、冰片、龙衣、胭脂炭、陈皮。具有干湿排脓、消肿止痛的功能。主要治疗耳内痛、流脓等疾病。适用于急性或慢性中耳炎。用法是每天取一点药粉进入耳朵。

耳炎散、明矾枯萎、黄连粉、樟脑制成,具有清热、解毒、收敛的功能。主要治疗耳内肿痛、流脓等疾病。适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等疾病。用法是用棉球蘸盐水清洗耳内脓液,然后每天取一点药粉吹入耳朵。

耳聋左滋丸、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磁石、五味子。具有滋养肝肾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耳鸣、听力丧失、失眠、头晕、腰膝酸软等疾病。每次9克,每天2次。

以上药品介绍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听从医生的建议。

小边提醒、娱乐增加、过度疲劳、睡眠(休息)不足,容易加重神经性耳聋、耳鸣或引起突发性耳聋耳鸣;摄入过多油腻、高蛋白、高热量(主要是海鲜等)。食物和饮酒过多,伴有疲劳,可能诱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或加重。

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克,一日2次。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