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味地黄丸的副作用是什么
六味地黄丸并不适用于肾阳虚的病人,由于阴虚和阳虚并不容易区别,有时候甚至合并出现,所以最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并且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弱的人可以选择在饭后半个小时以后再服用,避免长期服用对胃肠造成的伤害。同时,服用应该根据身体状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像维生素一样每日不停服用。
2,吃六位地黄丸有副作用么
六味地黄丸虽然补中有泻,但毕竟是滋补的药品。凡滋补药品都有“滋腻”的副作用,久服会妨碍脾胃的运化(影响消化吸收等),出现舌苔浊腻,口中不爽,或口涎多痰,食欲不振,胸脘痞闷,或大便稀烂等症状。若出现上述情况须暂时停药。服药前就有这些症状者,更不适宜用本品。
这组信息对你会有用的
名称】六味地黄丸
【别名】加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4两,山茱萸肉2两,山药2两,牡丹皮1两5钱,白茯苓1两5钱,泽泻1两,香附米(童便浸3次,炒)1两,蕲艾叶(去筋,醋煮)5钱。
【来源】《准绳·女科》卷四。
【主治】妇人经事不调,即非受孕,纵使受之,亦不全美;肾经虚火致妊娠吐衄。
【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70丸,白沸汤送下。
【附注】加味地黄丸(《济阴纲目》卷六)。
几种人不宜吃
1、健康人群
对于正常人群,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我认为不适宜于自行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
2、明显是阳虚(包括肾阳虚、脾阳虚)的人不宜服用
肾阳虚的人面色偏白,体质虚弱,喜夏不喜冬,这样的人不适于吃六味地黄丸。许多因肾阳不足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还一味地服用六味地黄丸,病症就会“雪上加霜”。彭教授特别提醒到,他们应该选择治疗肾阳虚的药物,比如金匮肾气丸。
3、肾阴虚但脾胃功能不好的人
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吃了后会妨碍消化功能。中老人一般脾胃功能不强,服用更要谨慎。间断吃,影响不大;长期连续服用的话,就不可取了。
服药之前应该先去咨询医生:有没有肾虚,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该不该服用六味地黄丸,服多长时间,尽量避免由于盲目用药而造成的身体不适。
【煎服法】蜜丸,空心盐汤下,冬酒下。
【加减法】
1.若病人腰膝疼痛,则加入牛膝12 杜仲15 桑寄生12
2.若病人小便频数,则要去掉泽泻,加益智仁12 覆盆子10
3.若肝血虚,则加入当归15 白芍12
4.兼有咳嗽气促者,加入五味子9 麦冬10
[临床应用]
六味地黄丸对因肝肾阴虚引起的下列病症,均有明显的治疗和改善症状作用,主要包括:
(1)内科类:肺结核、肺心病、
支气管哮喘、原发性高血压、慢性
肾性高血压、冠心病、室性早搏、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后遗症、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肾及输尿管结石、慢性
前列腺疾病、肿瘤、
白细胞减少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早期食管上皮细胞增生证、肾阴亏损性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衰弱以及老年性痴呆、顽固性失眠、慢性食管炎、一氧化碳中毒性精神病、手术后顽固性呃逆、萎软(格林巴里综合症)等见六味地黄丸症候者。
(2)外科类:骨结核、血栓性脉管炎、男子乳房发育、肠风下血(痔疮)、食道癌手术后复发、脱发、皮肤皲裂、鹅掌风、阴囊湿冷、小便不快等。
(3)妇科:更年期综合症、黄褐斑、功能性子宫出血。
(4)儿科:小儿发育不良、小儿疳积、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小儿尿频、抽动-秽语综合症、遗尿症等。
(5)眼科: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玻璃体积血、老年性黄斑盘状变性、外伤性角膜溃疡、睫状体炎、慢性葡萄膜炎等。
(6)五官科:复发性口疮、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牙周脓肿、冠周炎、喉痹等。
(7)使用六味地黄丸还可增强化疗效果,辅助治疗肿瘤、癌症,减少化疗毒副反应。
六味地黄丸源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是治疗小儿发育不良的药品,因此这服药是比较平和的药品。由于中医有补肾可以健脑的说法,因此在医药界有六味地黄丸可以让思维敏捷的说法。更有很多人还坚持长期服用,专家提醒,六味地黄丸虽然对人体有益,但服用不当也同样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据陕西中医研究院的专家魏主任介绍,六味地黄丸属甘温性,偏于补阴的药,主治肾阴虚。由于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所以吃后有时候会妨碍消化功能,因此脾胃功能弱、消化不良者慎吃。服用两周后如果效果不明显,可能是选药不对症,可以找一位中医大夫对身体的症状进行诊断,对症选药。与六味地黄丸相同功效的知柏地黄丸,还能治疗火旺,如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舌尖红,有清热作用。
传统中医学认为,中药的药效如何和选用何处出产的药材,是否地道,有很大的关系,所谓“药材好、药才好”。比如年初刚获中国驰名商标的仲景六味地黄丸,因主药--山茱萸选自素有“天然药库”的伏牛山,而保证了其药效要比一般普通的六味地黄丸高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