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月子期间长坐子宫下垂

2024-02-12

179次浏览

月子期间长坐位的女性出现子宫下垂,主要由于腹压增加、盆底肌肉力量不足、体位改变等原因导致,建议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以免延长产后恢复时间。

1、腹压增加:由于怀孕期间子宫增大,腹腔内压力也会相应增加,长期坐位会使腹压增加,从而影响盆底肌肉韧带弹性,导致盆底肌肉韧带松弛,容易出现子宫下垂的情况。建议避免长期处于坐位,起身活动时可佩戴子宫托进行治疗;

2、盆底肌肉力量不足:怀孕期间随着胎儿增大,可导致盆底肌肉组织不断伸展、延伸,引起不同程度的撕裂,如果产后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尤其是重体力劳动,会使盆底肌肉韧带受到严重牵拉,从而导致盆底肌肉力量不足,出现子宫下垂的现象。建议加强营养摄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还需要适当进行锻炼,促进盆底肌肉韧带恢复;

3、体位改变:由于怀孕期间增大的子宫会压迫盆腔,使身体向前倾斜,如果产后立即从事站立或者坐位,会使子宫下垂的症状更加明显。建议产后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者坐位,应适当卧床休息,体位改变时动作应缓慢;

4、其他原因:由于产后过早进行体力劳动,会影响盆底肌修复,导致子宫下垂。建议产后注意休息,避免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可适当进行锻炼。

月子期间由于恶露排出,容易引起细菌滋生,从而导致产褥期感染,因此建议加强外阴护理,保持外阴清洁卫生和干燥,避免进行性生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猜你关注